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從懷疑到信仰,哲學博士的歸信之路
Larry Sanger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自己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Wikipedia)聯合創始人、哲學博士拉裡·桑格(Larry Sanger)上週(2月5日)在個人博客上透露,他已經成為基督徒——並且附帶一篇長達40頁見證「論文」

桑格寫下一萬三千多字。這位曾經自認不可知論者的學者,回顧自己長達35年的思索與尋求,講述了他從懷疑主義走向基督信仰的旅程。

桑格的大部分成年生涯都是一名鑒定的懷疑論者,他接受過分析哲學的訓練——一個以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為主的領域。儘管他做了35年的非信徒,但他從未認為自己對信仰抱有敵意,而只是尚未被説服。他的長篇見證主要是面向那些持理性、開放但仍存懷疑態度的人。

Larry Sanger Testimony
拉里·桑格的長篇見證文章《懷疑論哲學家如何成為基督徒》(How a Skeptical Philosopher Becomes a Christian)

童年的信仰淡去,哲學探索帶來懷疑

1968年,拉裡·桑格出生於一個基督徒家庭,小時候隨家人定期參加密蘇裡路德會(Missouri Synod Lutheran Church)的禮拜。然而,盡管他在12歲時接受了堅信禮,隨著家庭漸漸停止參與教會生活,他的信仰也逐漸淡化。

「我大概在14或15歲時就不再相信上帝了。」桑格回憶道。

求知慾極強的他,在青少年時期便展現出對哲學的濃厚興趣。他在文中回憶,自己曾經因為好奇而打電話給一位牧師,但因未能得到清晰解答,反而「被敷衍」了。

「在十幾歲後期的某個時候,我記得曾打電話給一位牧師——我已經忘了是哪位——向他提出一些懷疑的問題。對一個青少年來説,這樣做似乎是大膽的,但我並不是在叛逆,而是真的需要幫助來理清這些問題。然而,牧師既沒有清晰或有力的回答,反而似乎在敷衍我,甚至對我表現出輕視。他似乎並不關心,而更讓我驚訝的是,我覺得他對我感到威脅。這一刻對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原本期待他能表現出牧者的關懷,但他那種冷漠、敵對的態度反而堅定了我的不信。」

他回顧説,「回想起來,別人告訴我‘不要問那麼多問題’對我的信仰傷害很大。這對一個孩子來説是個可怕的信息,因為他會推斷(就像我當時那樣):只有那些沒有好奇心、無法回答困難問題的教條主義者才會信上帝。因此,這樣的信仰一定是不理性的。我就是這麼想的。而我錯得有多離譜,我又花了多長時間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從這個經歷中他得出結論:「只有缺乏好奇心、無法回答困難問題的人,才會選擇相信上帝。」此後,他投身哲學研究,希望尋找更理性的世界觀,並最終獲得博士學位,致力於構建自己的哲學體系。

Larry Sanger test
拉里·桑格的長篇見證文章節選

對上帝存在的思考轉折

桑格最初的立場是不可知論,他曾表示:「我甚至不知道‘上帝’是什麼意思,而那些使用上帝概念的論證都是無稽之談。」

然而,1994年,一位學生向他介紹了「微調論證」(Fine-Tuning Argument,設計論的一種),以此證明上帝的存在。這一觀點深深觸動了他:「當我發現自己無法反駁時,我竟然感動得落淚。這讓我大惑不解,直到今天我都不太清楚為什麼。」

「我在學習和教授經典論證的過程中,對它們有了一定的尊重。然而,對我而言,找出這些論證中的漏洞似乎很容易,足以讓我維持‘不下結論’的立場。或許,我對這些論證最大的批評是,它們沒有一個能真正證明‘上帝,尤其是聖經中的上帝,確實存在’。它們或許有所推進,但並不充分。」他説

盡管承認「微調論證」是最能觸動他內心的上帝存在論證,桑格仍未立即歸信。但他對無神論者(尤其是新無神論運動的代表人物,如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持批判態度,認為他們的觀點「粗俗又令人厭惡」。在辯論中,他漸漸傾向於站在有神論一方,並開始認可信仰上帝至少是「理性的」。

Larry Sanger testimony 2

人生經歷促使信仰改變

2001年,桑格結婚;2006年,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這些人生經歷讓他開始重新思考倫理道德,也促使他質疑無神論立場。

「如果我願意為妻子和孩子付出生命,這怎麼能僅僅被歸結為自我利益呢?」桑格自問。

隨著一個個「拒絕相信上帝的理由」被推翻,他的信仰之門逐漸開啟。2010年,他開始偶爾給孩子們講聖經故事,盡管當時他仍然把它們視為普通的寓言故事。

對世界的觀察促使他重新審視宗教

隨著對社會現實的深入觀察,桑格對宗教的態度也變得更加積極。

「作為一種嚴肅的文化力量,宗教曾激勵人們活出美好的人生。但如今,它已成為過去的影子。即便作為一個非信徒,我也覺得這是一種真正深刻的損失。」

2017年,他開始撰寫關於上帝、善與惡的哲學論文,並發現自己對信仰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不再只是覺得信仰「可以接受」,而是開始真心欣賞它。

聖經成為答案之書

在「愛潑斯坦案」(Epstein case)揭露的一系列駭人聽聞的罪行後,桑格開始思考人性之惡。

「如果我們的社會制度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且毫無懲罰,那我們到底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裡?」

在朋友的推薦下,他閲讀了一些書籍,並發現這些罪行與一些黑暗的靈性實踐有關。這讓他深感不安,同時也促使他深入研究聖經關於善與惡的教導。

「當我真正試圖理解聖經時,我發現它比我想像的要有趣得多——更讓我震驚和不安的是,它竟然如此連貫。」

桑格意識到,聖經能夠經得起質疑,而他的許多問題其實並不「過多」,因為聖經都有答案。這一發現成為他信仰轉變的重要契機。

歸信基督,持續探索信仰

2020年2月,桑格首次承認自己相信上帝。他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上帝存在:基督教上帝的哲學論證》(God Exists: A Philosophical Case for the Christian God)的文章,後來決定將其擴展成書籍,並暫時撤下該博客文章。

目前,雖然他已加入多個查經小組,但尚未正式成為某個教會的成員。他坦言:「我知道自己被呼召要與弟兄姊妹一同敬拜,但我總是忍不住問太多問題……如果我打算繼續寫神學博客和出版書籍,我不希望自己公開發表的觀點與所加入的教會教義相矛盾。」

「我從未經歷過震撼人心的歸信體驗。我對上帝的信仰之路是緩慢而掙扎的——雖然興趣濃厚,但也充滿了困惑與不安。」桑格坦言。

他也意識到:「盡管我擁有哲學博士學位,但我從未真正理解神學是什麼。而神學正是理性的人在認真研究聖經時所做的事情。聖經居然能在深度探究下依然站得住腳?這從未進入過我的思維。」

  •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Wikipedia)聯合創始人、哲學博士拉裡·桑格(Larry Sanger)上週(2月5日)在個人博客上透露,他已經成為基督徒——並且附帶一篇長達40頁的見證「論文」,講述了他從懷疑主義走向基督信仰的旅程。

  •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2月8日在香港舉行 ,其中播放了「輪椅上的畫家」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經歷的錄像,強調讓神的剛強代替她的軟弱。

  • 尼克·胡哲將在NRB大會舉辦「NickV內圈聚會」 分享傳福音與AI應用

    2025年NRB(國際基督教媒體大會)期間,全球知名佈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將舉辦「Nick V內圈聚會」(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與會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過6700萬人傳福音的經歷,並探討人工智能(AI)如何幫助基督徒更廣泛地傳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