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Web2.0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不断,博客、RSS、SNS等应用热门一时,发展有什么意义呢有什麽影响呢?上周六洛杉矶举行的"北美第二届基督教网络事工研讨会"上来自台湾"我们的网站"(OursWeb.net)的主编王献宗弟兄分享了这个题目,与会者都非常感兴趣,向讲员积极发问。
Web2.0是什麽?
王献宗首先介绍了什麽是Web 2.0。互联网(World-Wide Web, WWW)诞生15年来不断发展和更新,从Web 1.0、Web 1.5来到了Web 2.0的年代。Web 1.0是不常更新甚至不更新的静态HTML页面;而Web 2.0则是用户爲主导的门户网站。简单地说Web 1.0是被动的网络,需要许多技术才能建构自己的网站;Web 2.0是主动的网络,使用者不用技术以最简单方法就可以建构自己的网站,提供内容和编辑。
Web 2.0的应用,及对基督教网站的意义
王献宗说,基督徒要使用网络成爲传福音的工具,将网络变爲属神的,而不是被异端占据或者被其它宗教内容掩盖。他问在场参加者比如在宗教的网站上,有多少是基督教的网站?最多人看的是基督教的网站还是其它宗教的网站?即使是基督教网站,是正统基督教的网站,还是异端的网站?所以基督徒要多参与网络的使用,让网络传播正确的基督教的内容,并让人可以轻易找到。
他又详细讲解了Web 2.0的应用,并指出其对基督教网站正面的影响。他举例说,基督徒可开辟个人博客 (或部落格)分享恩典、讲道,还可以成爲信徒和教牧交流的平台。他说,因爲现代人越来越少面对面地分享内心感受,反而在网上能够畅所欲言,所以他们的牧者和朋友可以通过浏览他们的博客,了解他们的现况,给予即时的鼓励、关心和辅导。
又比如每天高达91.2万人次浏览的免费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ww.wikipedia.com)供人自由编辑,令每个人既是读者,又是编辑。基督徒可以主动输入和编辑正统的基督教内容,才能让人在搜寻基督教内容的时候,得到正确的内容。
此外基督徒可以通过Del.icio.us的共享书签能,基督徒可把喜欢的与基督教有关的文章、音乐和评论等收藏整理,并通过网路与他人分享。而用户还可以通过把日志、图片等加入多样化的Tag(标签),经由强力搜寻引擎得知网站内与这个采用相同Tag的资讯内容,经由兴趣连结同好,借此和其他使用者连结,甚至组成网上社群。
其他的还有Napster音乐分享网站,基督徒可以与大衆共享福音歌曲;基督教网站也可以使用RSS(Reader Simplesr syndication)技术,让订阅者可以在同一浏览界面读取网站的最新讯息。
业内对Web 2.0的评价
王弟兄在会上提到Web 2.0的特性是交往性、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支持 Web2.0的人认爲是这正网络发展的趋势,将成爲未来的社会性网络的主导。
他并引用1999年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的观点指出Web 2.0 重视的是资讯,为资讯科技的正确方向。这位管理学者表示当时的资讯科技发展走错了方向,因爲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里的“Information”而不是“Technology”。若然单重技术层面而忽略资讯,就只是一具空的躯壳,不能使社会增值。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