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遺囑罪成被判12年監禁的陳振聰裁決未夠一星期即提出上訴,近日向高等法院上訴庭提交上訴通知書。消息指,陳同時要求翻案及減刑。有大律師指如上訴庭認為上訴理據不足,可能不能獲批保釋,甚至下令他在獄中等候上訴的排期,無異於加長刑期。
陳振聰7月4日判刑後進入赤柱監獄,一舉一動仍受傳媒廣泛關注。他判刑後首三晚獲準安排在獄中醫院的獨立病房渡過,後以人身安全為理由再申請免入住多人共住的大房,再被安排於俗稱「水飯房」的隔離式獨立囚室生水活。
「水飯房」面積約7平方米,內裡有牀、坐廁及膠製枱椅。囚犯一日三粗茶淡飯,每天只能在有鐵絲網的天台活動一小時,其餘時間在囚室渡過,亦要幹活獲派貼信封等工作。
據傳媒報導,陳要求帶同《聖經》入牢,入獄後亦不忘諄諄囑咐妻子譚妙清及私生女倫培珍返教會。
陳振聰中學時期對信仰已產生興趣,其間亦返過教會,畢業後聚會中斷。後他結識華懋集團董事局主席龔如心,以「風水師」自稱取得信任並與龔發展戀情,最後爆出連番爭產官司。轉轉折折之間他主動尋求重新認識信仰,並透過友人聯絡林以諾牧師,開始認真及積極上信仰課程,並受洗宣告成為基督徒。
陳振聰受洗時見證説:「我的生命路,如今已經和上帝接軌。我的過去,是神不喜悦的生活方式,於是就無法接觸上帝,神要用一條苦難的路,安排我走過。在途中,我與神相遇,並得到救恩。」
他又説:「我的人生,大起大落,窮過、有錢過;捱過、亦都歎過,但回頭看其實什麼都不是,只不過是過眼即去,幻夢數碼的人生。但上帝就用這工具,改變了我的真正生命,給予我永恆盼望。」
在打官司期間,不少以往與龔如心的婚外情慾片段不斷曝光,在法庭公開播於,成為傳媒及巿民大眾熱論的熱話。已信主的陳振聰一改過去意氣風發的性情,在法庭播放過去羞恥片段時一直低頭閉目默不語,記者亦報導他變沉穩有禮。
但亦有人憶測陳振聰信主是為博取公眾信任、為負面形象「洗底」而表現虔誠,他是否誠意悔改真心信主備受公眾關注。為其洗禮的林以諾牧師評此案判決時指,法庭判人有罪,但教會則是接納罪人的地方,認為教會的責人是領人悔改,不會質疑任何人的信仰。
基督教銘恩堂梁永善牧師亦表示,一個人的見證真假無人有資格判斷,亦難以憑其行為下結論。播道會同福堂何志滌牧師更直接説:「最終的審判是『公義的神』,為何要自己操心。」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