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圣诞节的到来,海内外教会都密锣紧鼓地准备各式活动,为要把"圣诞"的真意传递出去;但另一边厢,大街小巷中,很多人依然徘徊流连在广场、商店、派对之中,圣诞老公公、圣诞礼物更为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
"欧美"多元方式庆祝圣诞 物质消费持续主导潮流
据悉,欧美等各国庆祝的方式更是层出不同,有调查指出,单是购买圣诞礼物,每个美国人就花掉了近千美元,今年"体验型"产品更是大受欢迎,借由送赠需要身体力行的独特体验,给自己所爱的人留下美好记忆。购物方面,法国人可谓不遑多让,圣诞期间普通家庭往往要花掉全年日常开支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多。
此外,据英国皇家邮政调查显示,英国人始终对圣诞卡情有独钟,在二千名受调者当中,84%的人希望节日期间收到圣诞卡,而不是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发出的节日祝福,但仅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把收到的圣诞卡珍藏一年以上。
近年来,西班牙人热衷于购买圣诞彩票,远比收到礼物兴奋得多,从彩票总销售额来看,高达30.6亿欧元,彩票之盛行可见一斑。
大陆学者表态 民众缺乏核心信仰的价值观
在华人世界中,观看彼岸 - 中国大陆的情形,亳不逊色于欧美等西方各国,圣诞节己经成为普锣大众同庆的节日。引述《新华网》24 日报导,大陆学者陈东晓表示,"民众普遍缺乏核心的信仰、及价值观,就个人来说,钗h人都缺乏真正的精神动力。"
亦有专家表示,钗h的洋节在中国已经失去了政治意义,取而代之是浓厚的商业化色彩。而节日意义的本身,有身在中国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毫不了解基督教、天主教,也没看过《圣经》,只是把圣诞节看为『外国版本』的过年。"
过去,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中国发展迅速,由此也产生了众多私人圈子化的宗教群体,陈东晓表示,"中国的宗教过于入世,世俗化程度高,现实中又缺少对个人心灵的关怀与追求,这正是反映了某种精神层面的问题。"
最后,他表示,"真正具有感召力和软权力的文化,始能为世界文化提供一种新可能。"而非某些国家贬称的经济动物,只知道攫取。"在这方面,国人的信仰系统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十分关键。"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