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羅馬天主教發佈全國禱告詞,籲請信徒懇切為著國家能夠脱離災難禱告。繼9月末發生的兩次颱風襲擊後,近日該國再次接獲「盧碧」颱風的警報。這次的襲擊極可能登陸菲國北部地區,造成土崩。
天主教團體在彌撒時誦讀代表菲國人民心聲的禱詞,其中説了「我們勞力得來的產業,在大自然或人為的災禍威脅下被迫犧牲」。此外,禱詞中提及氣候轉變導致自然災禍的發生,承認沒有但當好管家的職分、拒絕神治理萬物的命令,導致自然界也因此受苦,如今所發生的一切是罪行的惡果。
菲國每年都會面臨約20次的颱風襲擊。菲律賓氣候轉變顧問赫赫山(Heherson Alvarez)表示,「凱薩娜」颱風很明顯是因著全球不及時採取氣候轉變措施而導致的。因此,他不排除因著氣候轉變,增加了颱風襲擊的次數,進而造成全國性災難的可能性。
9月末發生的「凱薩娜」颱風襲擊,造成菲國爆發四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80%的首都馬尼拉被淹沒。至今,死亡人數和無家可歸者人數持續上升。
「如果『盧碧』颱風襲擊那些還沒有從災難中恢復過來的地區,那時更要向有需要的人士伸出援手。」世界宣明會在菲律賓的推廣及傳播部主任費羅眉納(Filomena Portales)説。
據氣象局預測,颱風「盧碧」在菲國時間23日5時位於馬尼拉北偏東方約5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麪上,就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2級(33米/秒)。 目前,當地的基督教組織「盡所能的做準備,以迎接最壞的狀況。」
這次的颱風也會影響台灣東部,並且造成暴雨。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