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与信仰座谈会 三教授解剖"犹大之辩"

cul_20061115_cul_20061114_FILE.
二次大战期间被关在集中营的神父被纳粹策略性的释放九天,纳粹希望说服他向比利时大主教陈情,让大主教接受纳粹提出来的"新教会"政策。

苦难之中信仰立场与人性挣扎之间的张力,与两个同样受过神学教育,但社会政治立场相反的人(一个成为纳粹,一个成为被纳粹迫害的神父),对苦难、与纳粹种族主义的辩论。


[本报消息]上周六下午,"信望爱资讯中心"在校园书房举办了一场北部网友会,借由电影赏析──《第九日》从神学与信仰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今基督徒在面对苦难与抉择时,会选择顺从上帝的旨意,还是屈服于现实。同时,该片导演试图借以"犹大"之名,并从个人在种族、伦理与信仰的周旋中,发出了"犹大之辩"的时代诉求。来自学术界的三位教授,分别就不同的观点来细说个中缘由。

叶仁昌:由苦难、抉择与背叛交织的《第七日》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叶仁昌教授,会从苦难、抉择与背叛三者出发,直言该片符合教会的态度与期盼;然而,真实的人生却充满软弱与妥协,就"苦难"而言,钗h人会问为甚么是我,但这往往是上帝的奥秘,愈问只会愈挫折的。第二,"重大的抉择",叶教授指出,"真正的困境乃是伦理困境。"而片中主角(Abbé Henri Kremer)陷入的困境,只属"个人软弱"与"信仰"间之抉择,而不涉及第三人的情势,这也是叶教授对该片感到可惜之处。

接著,叶教授提出了一个挑战,"究竟上帝在不在?"在当时的纳粹集中营里,上帝的确不存在,上帝怎了会容忍呢?但这个挑战具有两面性,每当人在做坏事、纵情欲乐时,当然希望上帝不存在,但当人在苦难中,就往往会质疑上帝为何沉默。然而,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不论是911现场、集中营,乃至凯道上,祂的确存在、只是(我们)不知道祂的计划。因此,我们可以体验上帝的同在,但祂的计划却是奥秘。

"倘若他妥协、写了那一封信,那又会怎样了,这样代表他是卖主的犹大吗?"叶教授扬言,倘若没有设身经历,根本没有资格去批评。上帝总是怜悯人的软弱,这正与该片所要塑造的强者形象相反。钗h时候,众人的焦点往往集中在犹大身上,而忽略了彼得,他也曾经因为软弱而否认、离开上帝,犹大会比彼得差吗?叶教授反问道,"他真的不能进天国吗?"答案是不知道,难道上帝只体恤软弱的人,不接纳那贪心、诡诈的人。

曾庆陛G终究是"种族问题",也是现今我们面对的问题
接著,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长曾庆停訇愈A从更根本、更深层的问题出发─"种族问题",以及由此而生的道德麻烦。"倘若摩西是埃及人,一切都会改变吗?"曾教授问道。当今的问题不乏是"肤色"问题,仍是以民族来区分你我,但"民族"本身就是由国家建构、具体化的概念。曾教授表示,看了这部片子的感受,就是觉得人类还面临同样的问题。

曾教授眼中的神父Kremer,絶非是一个强势的人,而是贪生怕死的人。钗h人往往会以软弱作为借口,而去逃避追求某些标准、依据。不论是Kremer本身,还是红衣主教,他们都是软弱的,但为何他会作出如此大胆的决定?人往往会诉之良心,但上帝真正的意思是甚么,往往会让人举棋不定,关键在于时机。因此,曾教授劝勉说,作为一个基督徒,理应昼夜思想律法,并要经常维持、保守著。

最后,在回应叶教授对犹大的说法时,曾教授认为,彼得始终跟随著主、并同受苦楚,而非逃避,他们两者有著根本的不同。

苏友瑞:"犹大之辩"的由来,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思考
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身兼心灵小憩艺文网站企画副总监的苏友瑞,他首先提出,在当时的情境下,有谁知道纳粹不会成央A所以,必须设身处地来看。而"犹大之辩"这个观念的由来,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思考,若Kremer当下没有同意,岂不是成了罪人?...

然而,苏教授认为,"十字架的事件"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以"参与"为基础,基督徒应尽心尽力地活出应有的形象,结果没有人知道、只有上帝知道,而是非对错也是由上帝来判断的。

对"犹大之辩"的说法,苏教授希望从盼望神学的观点来看,在当时的统治环境下,若反对纳粹军官的要求,结果可能会造成基督宗教在德国絶迹,但是,苏教授再次强调,参与本身是为神所悦纳的。这种意图与后果/责任的冲突,从宗教信仰的伦理来看,理应著重在"过程"上,就盼望神学的观点而论,教授并不赞成剧中以现实主义塑造的"犹大之辩"。

最后,苏教授强调"爱"的经验,乃是参与、舍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