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豐盛社企學會(FSES) 使命商道主辦「使命商道論壇」上,營商宣教事工Faith Driven Entrepreneurs HK City Network兩位同工白金銘和佘進祈分享了使命營商的看見。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説,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City Network成立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有信仰驅動的企業家和投資者生態圈,他估計香港正在營商的基督徒約有1.2至1.5萬人。
但在營商中宣教不一定有好的效果。他講了「三個豬肉佬」的故事,故事主角基督徒商人「豬肉榮」熱心傳福音而沒好好打理生活,另一豬肉佬誠信經營生意深得顧客喜愛,卻不主動分享信仰。
白金銘指出,營商宣教商人必須喜歡做生意,亦喜歡傳福音,兩者缺一不可:「我們在進行商業宣教時,首先要問自己是否喜歡做生意。如果對商業沒有興趣,那麼就不必強迫進行營商宣教。如果你不喜歡做生意,最終你會厭惡它,像豬肉丙,會覺得這生意阻礙你傳福音。但是如果你只愛做生意,不愛傳福音,你也幹不了營商宣教。」他又提到Saddleback Leather創辦人Dave Munson説傳福音與別人分享信仰是他的「血液」:「我們去宣教之前都要問問自己,傳福音是否在我生命中的血液一樣流露出來的呢? 你真的懇切希望一個生命信耶穌和認識祂嗎?」
「營商」和「宣教」都是營商宣教中缺一不可的心志,除此之外「神的管家」的意識亦不可或缺。白金銘提到一個失敗個案:一位錶裝配公司老闆受到強烈感召立志把企業奉獻給神。於是他向員工集資擴展業務,又邀請牧者來祝福禱告,並帶短宣隊來傳福音。但不到兩個月公司就出現拖久薪金情況,究其背後原因發現是因管理不善出現訂單和成本問題,最後業務失敗。那老闆向神埋怨説:「我不是把我的生命奉獻給你了嗎? 為什麼最終成這個樣子呢?」最後他逃跑丟下爛攤子讓50個員工去收拾,令人惋惜。白金銘提及Patrick Lai在《Tentmaking》一書提出三種營商宣教的模式:第一種Fakers以獲得商務簽證為目的宣教,這種終會被政府揭發而不獲續簽;第二種Takers本身是有機構作後盾支持的營商宣教士,他們可能在越南等地設廠掛名一職位以獲簽證,但虛假的生意會引起與當地商業引起不必要的競爭而被討厭。唯有第三種Makers是成功的模式,他們不單切實經營生意,更為當地增值。他説:「商業即為宣教,你所做的產品和服務是帶著文化使命,透過產品和服務是要滿足人的一些價值需要的。」貴格會兩兄弟創辦吉百利(Cadbury)祝福人羣和社區巧克力和糖果品牌吉百利(Cadbury)正是第三種營商宣教的成功案例。這品牌由來自貴格派的兩位兄弟 Richard 和 George。他們從父親繼承過來一家服務富人的高檔飲品店。由於當時人們很多營養不足,弟兄倆把奢侈品改造成普羅大眾都能享用的營養飲品,以此服侍大眾。當時巿場上很多提供劣質產品的競爭者,他們產品的包裝上有一杯半的牛奶的圖案,保證裡面一定有足夠1杯半的牛奶。後來他們的業務逐漸轉向巧克力和糖果的生產。吉百利重視員工福音,工廠區不僅有宿舍,更有泳池。而且在當時童工流行的時代他們堅決不使用童工。如遇婦女過來找工作,George會勸退她,然後讓她把丈夫帶過來並向他提供工作機會,説服他工作。George又成立一慈善基金提供廉價出租的房子,提倡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美好、和平與幸福的生活環境。Geroge自己住的地方非常普通,家裡只有一幅畫,所賺的錢都跟他的員工和社區分享。當伯明翰大學想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時他拒絶了。他告訴記者,他只不過是盡了每一位僱主該盡的職責而己。George亦在信仰上盡心,1866年起每天在工廠裡都有讀經和唱詩時間,堅持了整整30年。他每天早上七點教他的男職員識字和讀經,堅持52年。受益於他教導的超過七千人,當中很多成了老師。 他去世時,參加他安息禮拜的人數多達一萬六千人,連禮堂都無法容納。白金銘説:「他經常引用的經文是:「凡你所做的事,都要盡力去做。」(傳道書9:10)他對準神,凡神交給他的,他都好好管理;神給他的企業,他好好經營,使其能夠營利,使其能與人分享。」又説:「如果你真的想從商宣教,影響僱員信耶穌,你必須有一些自己的堅持,不要僅僅做表面功夫。……與其高談闊論與人談基督教信仰,談『依靠神』、『「文化使命』等等,不如實際行動。」佘進祈:不讓企業家孤軍奮戰佘進祈介紹Faith Driven Entrepreneurs提供為期八週的培訓課程,每週都會以全球不同案例探索如何在企業中活出信仰。此外亦有國語和粵語小組以及為牧者、基督徒投資者而設立的活動等,將不同層面連結形成生態圈,彼此扶持:「全世界有許多地方開始探索如何在不同的城市中連結企業家,讓他們共同努力,提升商業的力量。作為企業家我們不應該孤軍奮戰,而是應該形成一個團體,互相支持、互相祝福。」他表示傳統福音工具如佈道會已難有效接髑新羣體,並且教會的宣教理念在實際的生意環境中亦難以應用,因此Faith Driven Entrepreneurs希望成為結連的平台,為企業家提供課程幫助他們將信仰融入企業中並轉化為營商宣教,成為神的國度的福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