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基督徒作家施以诺最近在其部落格发文《写作侍奉的三个迷思》,仔细解开「写作事奉的成关键在于写」、「只有牧师和传道人从事写作侍奉」以及「写作侍奉难得遥不可及」三个错误观念。
首先,施以诺将话题焦点对正,指出"写作"无疑是一种事奉、是一种改变人类历史的事奉。《圣经》从旧约中所罗门王所写下的《箴言》、《雅歌》,以至新约中使徒保罗所写的众多书信,都属于写作事奉;清末来华宣教士李提摩太所留下的许多文字作品,也是写作事奉。所有的这些写作,都改变了人类历史,造福了近代华人社会。
针对「写作事奉的成关键在于写?」第一个迷思,施以诺以《标竿人生》的作者华理克为例解释了基督徒作家的成
并不在于"写",而是在于"文行一致"。无论是在上帝面前、读者面前,他们不只会看一个基督徒作家怎样"写",更会看一个基督徒作家怎样"活"。只有一位拥有令人羡慕的生命的作家,他的文字才会有说服力;只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生命才可以引起读者巨大的生命回响。
"祂在意一个基督徒作家的内心,胜过于在意他书的销售量。"施以诺勉励基督徒作家们在注重操练"写"的同时,也要一辈子不断学习怎样"活"的课。
很多人的第二个迷思是"写作事奉是牧师、传道人的事",施以诺对此回应,这只是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他本人就是一个精神科的治疗师,还有杏林子、张晓风、张文亮等许多被上帝重用的基督徒作家,都不是牧师或者传道人,而且甚至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和见证也远超了牧者们。他指出,牧者的确有机会成为很好的写作事奉者,但不是说"写作事奉"就一定得是牧者的专利。
最后一个迷思"写作侍奉难得遥不可及", 很多人因为没有信心可以写出一本畅销书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施以诺说,任何一种事奉,上帝所看重的绝不是"场子大小",而是事奉者的"心"。即使是把小小的见证登上个人的部落格与人分享时;写卡片或写E-mail去安慰一个难过的人,去鼓励一个灰心丧志的人时;即使是读的只有对方一个人,但所"写"的那篇部落格文、那张卡片、那封E-mail,就是"写作事奉"了。简单的写作绝对也讨上帝的喜悦,所以对平信徒而言,写作事奉,绝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
最后,施以诺分享了自己从事写作事奉的感受——写作事奉是一种祝福满满的事奉,且跟其他的事奉、职份并不一定会造成冲突。他鼓励平信徒也从写部落格开始做写作的事奉。
阅读更多施以诺的文章,请进入诺言诺语——施以诺的部落格。
施以诺简介
生长在台北市一个纯朴的牧师家庭。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研究所硕士,现专任教职于辅仁大学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并兼任于万芳医院精神科执业,亦用工作之余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中。
施以诺大学三年级即出版第一本书《心灵小点心》(橄榄出版)。毕业后并著有《因为单纯,所以杰出》、《气质,是最好的名牌》、《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等多 本信仰生活畅销书,发行于台湾、香港、北美、加拿大、中国大陆等国家。2007年新作《信心,是一把梯子》(主流出版)在上市第一周即登上台湾金石堂非文 学类全国周畅销排行榜,广受各界好评。 著书并曾荣获"香港汤清文艺奖"、"行政院新闻局23届优良课外读物推介"、2007金石堂网路书店年度"金书奖"等国内、外殊荣,并曾获选为中国大陆深 圳市公安局品德培训课程书籍。是一位兼具人文素养与专业智识的大学教师、作家、精神科治疗师。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