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会设施齐备,崇拜兴旺时,我们是否逐渐失去了传福音的热情呢?美国著名讲员比尔 海波斯(Bill Hybels)被邀请到Hillsong20周年年度大会上作布道。海波斯牧师引用他生命中的三个故事与会众见证了我们是如何靠著恩典得救而不是靠著我们的能力和行为,并鼓励基督徒继续广传福音。
海波斯牧师是美国伊利诺州柳树溪社区教会 (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的创始人及主任牧师。教会以主动接触教会外的非信徒著称,会友超过两万。除教牧职责外,他更是一名著名的基督徒作家及讲员。至今他著作共有17本,包括《你也能忙中取静──谈祷告》、《破茧──内在生命的对话》、《舍己──生命尊贵的秘诀》、《生活占上风》(以上校园出版)、《商场精兵》(橄榄)、《对主忠诚》(基道)等。
牧师忆起一天在他做家务时发现一张印有两个非洲小孩的明信片,上面附注了一句话"你见过我们吗?"牧师看著这张明信片却没有一丝感触,他开始反问自己的同情心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麻木,教会日益旺盛,怎么自己反而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孩子表现得如此冷漠。对啊,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是我的孩子……
一个靠著恩典得救的故事
海波斯牧师17岁接受耶稣,35年后的一天他决定重返信主之地,路上他坐上了一位满身纹身的青年司机的车。途中当青年听完牧师见证自己信主的历程后,他不好意思地问了一句:"上帝愿意见失败者吗?"当时牧师才恍然大悟,原来此趟旅程是上帝的安排,是要与这位青年作见证的。
每天早上牧师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跪下来祷告,希望他将做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指引下进行。救赎并不是靠著我们正义的行为,而是上帝的恩典。传福音传达了最简单但却富有最高的价值的话语,因为当我们开口传福音的那刻起圣灵就开始了工作。
一个独特的改宗故事
一次会上牧师遇到了一位黑人穆斯林教徒,会后牧师与这位原穆斯林教徒开展了对话。穆斯林教徒分享了他如何由一位基督徒改宗变为穆斯林,事因当年的一天在教会聚会的时候,教会牧师竟说只事因当年的一天在教会聚会的时候,教会牧师竟说只允许白人聚会,他的家人纷纷停止到教会崇拜,后来被穆斯林教会接纳一直参与至今。对话后牧师与穆斯林定期见面,问他关於穆斯林宗教的问题。这样的见面一直持续了六个星期直到牧师问完了问题。穆斯林对牧师说:"你想继续见面吗?不如这次轮到我问你关于基督教的问题,然后你为我解答。"就这样,牧师开始慢慢地与穆斯林讲解圣经和分享见证,终于圣灵打开了穆斯林的心,让他与他的家人重返教会。
一个顽固非信徒踏上信主之路的故事
牧师每天都会去倒垃圾,在同一时间他都会遇见同名邻居比尔先生。比尔先生从未去过教会也不打算去教会。被人拒绝的邀请是令人难堪的,但牧师每天见面时厚著脸皮主动与邻居比尔谈话,复活节到了牧师对比尔说:"我知道你从未去过教会也不打算去教会,但是明天我们教会会举行一个特别聚会,你不如来看看吧?"就这样比尔去了,并感到十分感动。他与牧师分享特别喜欢牧师讲的道。奇怪的是之后的星期天他停止来聚会,牧师百思不解,六个星期后终于按耐不住问比尔:"你不是很喜欢我讲道吗?为什么现在都不见你来聚会呢?"比尔说:"对啊,就是太好了,一直默想到现在。"每逢复活节和耶诞节牧师都邀请比尔,一直到现在,终于最近比尔受洗了。
最后海波斯牧师希望尽管在我们教会活动活跃时,仍然要继续看到灵魂的饥渴;当我们看到印有两位非洲小孩的明信片时,不要失去同情心,不要变得感情麻木。他深情地对会众说:"你真的不知道当福音一传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当一个灵魂得救时,当一个灵魂被接纳时,天堂真的会欢喜若狂的。"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