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华府丰收华夏教会十周年庆典上,创办人张伯笠牧师的昔日恩师苏文隆牧师在证道中指出教会复兴始于基督化家庭的建造,劝勉会众依据圣经努力营建以基督为中心的家庭。
正道福音神学院教授苏文隆牧师引经据典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苏牧师说,很多人以为教会是教育下一代的中心,但在他看来,家庭才是培育敬虔后裔、实践信仰的基地。
苏牧师以新约圣经中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为模范,讲解了他们在家庭、职业和事奉三方面基督化的生活,供弟兄姊妹借鉴。
保罗书信提及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和他配搭一同建造教会,传福音。在苏牧师看来,基督教当年之所以能快速传播和发展,这对夫妻不可没。
一,家庭生活
圣经中有六处经文提到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的名字,其中四次出自保罗的问安,都是以妻名在前。或由于妻子在教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这对夫妇没有因此分高低,而是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各按其恩赐事奉神,非常融洽和睦。
另外,这对夫妇还热心开放自己的家为教会聚会用(林前16:19),将家庭的主权交给神。
苏牧师说,如果信徒的家里有唱诗、祷告和读经的声音,是多么蒙福的事情呢。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神而来的,自己不过是管家,所以要按著神的旨意管理和使用自己所有的一切。
他还建议会众举行家庭礼拜,建立家庭祭坛。比如家人每周一起唱诗、祷告、互相代祷;儿女回家或出门,为他们祷告、祝福,让他们也知道家庭应以基督为中心。
二,职业生活
亚居拉和百基拉以织帐篷为业,并且把职业归主为圣。在他们眼中,织帐篷是副业,正业则是遵行和传播神的道。
苏牧师见证他的父母从他小时候便教导他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苏牧师年轻时,曾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职位不低,薪水也优厚。他下面还有七个弟弟妹妹,本应分担弟弟妹妹们的学费。
但当他告诉父母自己要作传道人时,母亲鼓励他说,"从小我就是教你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如果你确信这是神的呼召,那就去吧。"
奇妙的是,很多年后苏牧师的儿女也来问他,"当年是怎么决定要全职事奉的?"虽然苏牧师像自己的母亲当年一样有不舍和家庭的考虑,但是依旧全然交托给神,相信神会供应。
现在苏牧师的儿女也都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生活,到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宣教。
三,事奉生活
亚居拉和百基拉扶持并帮助主的仆人。保罗见证这对夫妇与保罗同工,并为真道将生命置之度外(罗16:3-5)。当保罗知道自己将被处死的时候,他给提摩太的最后一封书信中仍不忘提及亚居拉和百基拉(提后4:19),因为他们实在大大扶持了保罗的福音工作。
亚居拉和百基拉还帮助过一位有恩赐的传道人亚波罗。亚波罗毕业于当时的三大神学院之一亚历山大神学院,不仅懂圣经、口才又好。
而当亚居拉和百基拉听出他的教导不够全备后,便将神的道更准确地给他讲解。后来亚波罗到其它地方的时候,他极有能力,用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
末了,苏牧师寄语丰收华夏基督教会,盼望在庆祝20周年的时候,教会能孕育出一千个基督化的家庭,并成为千万人的祝福。
相关新闻
丰收华夏教会迎十周年 张伯笠牧师谢主恩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