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踞《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50周、畅销超过600万本、至今仍畅销不衰的心灵小说《The Shack》中文版《小屋》5月份在台湾出版,与中文读者见面。故事主角麦肯带著三个心爱的孩子在暑假结束前到山上露营,开心的假期正要结束,却赫然发现小女儿蜜思失踪。经过警方地毯式的搜寻,最后只在一栋山间小屋发现蜜思已经遇害。
事隔三年半,麦肯心中仍然无法摆脱蜜思遇害的阴影。在一个邮差无法送信的暴风雪天,麦肯竟在自家门前的信箱中发现一封署名"老爹"的信,信中邀请他周末到"小屋"碰面。"老爹"是麦肯妻子小娜对上帝的暱称,而"小屋"则是他回忆中的至痛。麦肯疑惑这是否一场恶意玩笑、还是上帝真的送来了一封邀请函。最后,充满困惑、痛苦与愤怒的麦肯,决定独自重返小屋,踏上奇妙的旅程。
《小屋》一书获得各界人士赞赏及推荐,不但有作家、广播员、记者,更不乏来自牧者、神学教授及心理学家的高度评价,绝对是一部带有宗教性的心灵辅导小品。
基督教台北真道教会主任牧师朱植森推介说:"当虔诚的信仰与受创的灵魂产生纠结时,你当如何面对自己、家庭及未来?借由《小屋》这本书,我仿佛看见自己被刺入剖开,心中那隐藏不为人知的秘密,顷刻之间像透明般一览无遗。"
台北灵粮堂青年牧区区牧长、约书亚乐团团长周巽光牧师又说:"当我们信主一段时日后,虽然从圣经、实际生活经历里会更『知道』神,对祂的认识却仍然非常有限。光是书中以黑人女性呈现的『天父』、非常『人性』的耶稣、亚洲行动派女子『圣灵』来与主角对话的过程,就足以令我们瞠目结舌,也点出我们心中不可否认的冲突与矛盾。关于神、关于我们所以为的一切,甚至是我们面对的茫然与复杂……,本书跳出了原本的认定,可以让我们不要『错看』神!"
有位读者说:"《小屋》从一个吸引人的犯罪悬疑故事开始,但后来变得更丰富。书中传递的讯息是举世皆然的真理,这些真理透过故事来传达是如此美丽……。书中主角有许多情感上的伤口有待愈合,而当主角找到疗愈的道路时,身为读者的我也找到了。"
这本书将会带领读者走回自己的"小屋",与上帝对话,从那里得到爱和医治。
作者简介
威廉.保罗.杨(William Paul Young)
生于加拿大一个传教士家庭,幼年时随父母至新几内亚传教,却在当地遭到长期性侵,直到青少年时期返回加拿大进入神学院就读时才停止。成年后移居美国,因为对保守的教会系统感到沮丧,加上幼年受虐的伤痛经验,使他认为传统的教会制度只会对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而决定放弃神职工作。之后他曾从事各种行业, 包括保险、建筑、创业基金公司、电信公司、承包商,甚至销售食物处理器。
威廉.保罗.杨一直有著写作的习惯,但只是当做礼物送给朋友看看,直到他的太太力劝他为6个孩子写下他对上帝的看法,以及内心经历的疗愈过程,《小屋》的初稿才得以完成。这本为孩子所写的小书,原本只在一些好友间流 传,他的两位好友鼓励、协助他找出版社出书,却遭到26家出版社拒绝。2007年,他们决定自己成立一家出版社来出这本书。他们只花了300美金宣传本 书,却靠著口耳相传,销售持续上扬,创造一年辟500万本的超级佳绩!迅速登上《纽约时报》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至今仍热销不坠,持续引发话题与讨 论。全球已售出30国版权。
译者简介
陈敬旻
蒙恩的基督徒,专职译者。译有《快乐,不用理由》《不抱怨的世界》《小岛》《12个平凡女人勇敢逐梦的故事》等十余本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戏剧所硕士,曾任编辑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