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会园牧师的安息礼拜昨(8月24日)假九龙城浸信会大礼堂举行,整个礼堂坐满了从各地而来的亲友、曾任教的学生、牧者及信徒,一同追思鲍牧师的生平点滴及服事主的佳美脚踪。治丧委员会以「作无的工人」为题总结鲍牧师无私奉献的一生。
大会播放了鲍会园牧师的生平照片和家庭合照,其子女包括华人教会名牧鲍维均牧师、两名外孙女、主礼郭文池牧师和基督工人神学院副院长叶裕波牧师都上台分享鲍牧师的生平点滴。
鲍牧师在27岁蒙神呼召,从最年轻宝贵的岁月事奉神直至八十高龄仍不竭息,治丧委员会以提摩太后书二章15节总结其一生:「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的工人,接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在安息礼拜中,鲍会园牧师儿媳鲍贺玲娣师母叙述鲍牧师生平,她说到:"饱牧师热爱播道会,在担任院长之余亦身兼多个要职。鲍牧师坚守信仰,深受世界各地教会敬重,邀请他担任顾问、董事者多不胜数。香港基督教机构协会为表扬鲍牧师事奉之美好见证,颁与『终生事奉奖』,实至名归,归荣上主!"
另外郭文池牧师亦形容鲍牧师有心系神家的心志:"2003年是教会的多事之秋,鲍牧师以80高龄欣然接受回到教会成为特委院长。就算困难重重,甚至招致别人误解,鲍牧师都从没半点埋怨,甚至为误解他的人流泪祈祷。"
鲍会园牧师有著极佳的属灵品格,常常激励学生要有因信冒险的心:"有时我们需要为主冒险!"借此勉励后辈要以信心行动作出回应。
"他被神重用,主要是他的为人,敬虔及诚信。因他的生命里只有一个原则:讨神的喜悦。"荣休宣教士许德理希望众人在缅怀鲍牧师的一生时,也以他的生命榜样鼓励我们效法他。
另外,鲍贺玲娣师母表示鲍府已决定将丧礼花圈帛金拨归"教席专款",以作对鲍会园牧师最适切的纪念。此前鲍牧师八十岁寿辰的贺礼亦全数奉献给播道总会,并成立鲍会园牧师神学基金,而且现今写作和募捐仍在进行中。
鲍会园牧师于1922年在北京出生,22岁重生得救,在大学期间蒙神呼召,自此开展敬虔事奉的一生。他的无私精神亦感染了鲍府各人,鲍师母曾任播道神学院基督教教授,儿子鲍维均牧师亦继承父亲衣砵成为著名的新约学者。
鲍会园牧师一生忠心事主,多年致力为教会训练工人,又于神学院培育青葱。发后以80高龄继续为主奉献,甚至献上健康。鲍会园牧师自2008年第四度中风后便长期住院留医,期间失去活动能力和说话能力,延至2013年8月6日蒙神宠召,返回天家,享年91岁。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