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聖公宗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文•威廉斯本週二提出建議,在為同性戀問題爭執不下的聖公宗内部實行二階制,將對諸如同性戀等議題持有非傳統立場的成員歸入較次要的一級,籍此保全普世聖公宗的完整。
據美聯社報導,這一建議將迫使美國聖公會及另外一些普世聖公宗成員跟從教會内的主流意見,或接受被降級的待遇。美國聖公會本月較早前在俄亥俄州召開的全國大會上通過折中決議,不贊成按立同性戀者作主教,並再度給予各教會領袖三年時間繼續就此問題禱告,尋求神的旨意。三年前一名公開同性戀者金•羅賓遜被任命爲新罕布什爾州主教後,美國聖公會已為對待同性戀的自由派立場多次受到來自亞洲、非洲聖公會的譴責。
羅文•威廉斯主教表示:「從目前的局勢來看,聖公宗不能不作些改變。」在他所建議的二階制之下,各地教會有權自由選擇,但違背主流教義、歸入次級的教會則無權參與整個聖公宗的決議過程。
他又表示,這一制度不僅在普世聖公宗内,而且也可在各國聖公會内依樣實行,維繫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的整體關係。
本報記者就此訪問了位於三藩市的聖公會真日光堂関燦康牧師。関牧師説,美國聖公會内部仍然需要就聖經對同性戀的看法進一步討論,而他認爲總會此次作出的決定是「很好的做法」,可讓大家「有更多時間研究聖經、討論、尋求上帝的意思」。他稱普世聖公宗是一個寬容的「家庭」,包容各種神學思想,教會禮儀上也有「高」、「低」、「廣」三派,相信坎特伯雷主教提出的建議也與此類似,讓各派都成爲聖公宗的一部份。
不過,他就表示華人教會普遍不接納同性戀。聖公會的同工們時常參加維護傳統家庭的活動,也曾在三藩市市政廳反對同性婚姻。雖然美國聖公會裡有很多自由派的聲音,但華人聖公會對同志神職人員、同性婚姻等問題在原則上都持反對態度。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