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福音普傳會(簡稱「華傳」)7至8月的《華傳路》裡,國際總主任林安國牧師總結了華傳上半年的宣教事工,並公佈了華傳下半年的宣教計劃。
林安國牧師點出上半年首要大事是華傳新宣教大樓的奉獻和啟用,林牧師盼望此宣教大樓成為裝備、訓練及差派的基地,並能公開予眾教會、同道及肢體們一起使用。
上半年事工重點還有5月份舉行的馬來西亞青年宣教營和亞洲區宣教士會議。馬來西亞青年宣教營一共380多人參加,71人決志獻身被神使用;而華傳亞洲區宣教士會議裡,不少亞洲宣教士首次見面,美好地相交,並共同商討宣教事工的發展。
林牧師表示上半年「我們經歷了神在華傳總部、8個辦事處及14個工場動了奇妙的工作,使佈道、植堂、訓練、服事及宣教的推動等事工都有美好進展」。而在下半年,華傳在宣教事工上將有新的部署和策略。
首先是華傳將繼續差派宣教士至塞浦路斯,將此地發展為地中海的培訓基地;此外亦繼續為烏克蘭工場徵召人力,望能派出宣教士。同時希望徵召44位本地傳教士在創啟地區 (註一)協助各項宣教事工。華傳亦決定結束塞班島工場和柬埔寨青少年中心,將資源和人力放於其他更有效發展的事工上。
另外華傳下半年將有兩個較重要的會議。第一個是第七屆華福會,將派出20位同工及宣教士參加,而會後8個辦事處的負責同工將繼續在澳門舉行國際同工策略會議,商討及交流各地辦事處的聯絡、推動及徵召事工。另一個是華傳將在12月底在南美洲舉行拉丁美洲宣教士會議,由工場主任帶領商討該區發展計劃。
華傳現一共有宣教士49人,其中包括42位長期宣教士及7位特約宣教士,分佈在14個國家中。
註一:啟創地區 (Creative Access Nations),即不能直接佈道植堂門訓需要以新穎創意的方法才能進入的國家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