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基督教兩會主辦、在美國四個城市舉行的中國聖經事工展覽第一站是首都華盛頓特區,9月28日至10月2日在維嫩山聯合衞理公會教堂(Mount Vemon Plac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的展覽即將隆重揭幕。
今次中國聖經事工展覽的主題為「爾道即真理」,出自馬太福音17章17節。除了華盛頓特區之外,展覽還將登陸芝加哥(10月12日至16日)、達拉斯(10月27日至31日)及北卡州夏洛特的葛培理國際佈道團總部(11月8日至10日)。
這將會是中國基督教兩會第二次在美國舉行同類展覽,上一次展覽於2006年在洛杉磯、亞特蘭大及紐約舉行,今次決定再來是因為獲得了美國教會及事工的誠意邀請。
代表全球128個國家近六億福音派基督徒、總部設於紐約的世界福音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表示這次聖經事工展的意義深重。
「中國聖經事工展覽將會是一個與中國教會領袖們對話的良機,並且通過新的洞悉、發掘瞭解中國教會的新方法及提問來建立彼此暸解的橋樑。」WEA總幹事/行政總裁傑夫.圖尼克利夫博士(Dr. Geoff Tunnicliffe)今年2月份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説。
另外,聖經事工展亦得到了海外教會機構,特別是各國聖經公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支持。新加坡聖經公會、荷蘭聖經公會、韓國聖經公會、蘇格蘭聖經公會、國際聖經研習團契等機構紛紛向中國基督教兩會發出賀詞,對展覽致以誠摯的祝福,並為此獻上禱告。
中國聖經事工展覽的目的是讓參觀者瞭解聖經如何傳入中國,聖經在中國的翻譯、出版及發行,以及中國信徒使用聖經的情況。展覽亦會展示中國基督徒藝術家如何以藝術品及創作將基督教以本地文化面貌演繹出來。更重要的是,展覽希望能夠成為中國教會與美國教會日後合作和對話的起點。
據悉,中國教會代表團將訪問展出城市的教會和教會機構,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友誼,探討在神學教育、教牧人員培訓、社會服務、出版發行等領域的合作意向。同時,在展出期間,中美兩國教會將舉辦多場不同主題的研討會或分享會,籍此開展更多對話,增進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
由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高峯牧師率領的中國基督教代表團,已於24日(週六)下午飛抵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隨即驅車4小時抵達首都華盛頓,為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做最後的準備。
25日的主日,高峯牧師一行參加了維嫩山聯合衞理公會教會的禮拜。高牧師應邀在崇拜前致辭,向會眾介紹中國教會及聖經事工展,熱情邀請美國弟兄姊妹參觀展覽,為展覽代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沈學彬牧師一行則到訪華盛頓受難浸信會教會的禮拜。沈牧師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國教會的發展境況,並對海外教會對於中國教會走三自道路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謝。
中國基督教協會總幹事闞寶平牧師在馬裏蘭華人浸信會以「你是基督」為題證道,與華盛頓華人弟兄姊妹分享神的話語。馬裏蘭華人浸信會詩班還將參加聖經事工展開幕式的獻唱。
有關中國聖經事工展覽詳情,請瀏覽:http://www.bibleinchina.org
相關新聞:
聖經事工展覽華盛頓開幕 促中美教會交流
-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榮牧師發文悼念:約翰·麥克阿瑟安息主懷,享年86歲
「如果你還不認識約翰·麥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識到他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多麼巨大的貢獻。他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滿載講道與寫作的屬靈遺產。」印尼佈道家、STEMI國際事工創辦人唐崇榮牧師説。
-
專訪華人護教學者駱德恩博士 為辯明真理尋索「不信的理由」
華人護教學學者駱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書《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謹嚴的學術思維、深入淺出的文字,將多年來刨根究問的難題逐一解答。《基督日報〉訪談駱博士, 對他為何投身護教學、護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護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
約翰·派博:關於全球宣教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9·11」事件之後,這個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國人並非等同於基督徒。我們「首先不是美國人、加拿大人、英國人、俄羅斯人,或尼日利亞人。在每一個國家,我們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樓頂上,對所有民族主義傾曏者大喊:『在每個國家裡,我們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國,我也是一個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