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多数的基督徒希望能够在信仰上成长,然而美国基督教调查机构巴拿研究于周一发表的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基督徒无法说出"健康、灵命成熟基督徒"的定义。
即使在承认经历重生的基督徒群体,也无法说出教会对灵命成熟的定义。五位重生的基督徒中,就有两位无法回答问卷的提问。就算有受访者尝试提出个人对灵命成熟的描述,这些观点多是单方面的。
接受调查的信徒中,最多人认为灵命成熟的表现是与主耶稣建立关系(21%)、接著是遵守律法和顺服(15%)、活出有道德的生活(14%)、关心他人(13% )、参与属灵的操练(13%)、应用圣经(12%)、实践信仰(8%)、向他人分享信仰(6%)和参与教会活动(5%)。
参与调查的牧者提出了衡量信徒灵命成熟的方法,如参与属灵操练(19%)、参与教会活动(15%)、向其他人做见证(15%)、与耶稣建立关系(14%) 、关心别人(14%)、将圣经应用在生活上(12%)、愿意在灵命上成长(12%)以及拥有圣经的知识(9%)。
多数的牧者在提供关于灵命成熟的经文时,只是含糊的略过。将近三分之一的牧者回答"整本圣经"、17%的人填"四福音书"、15%的人认为是"新约"、10%的人指是"保罗书信"。 7%的牧者提供主题式的答案,如山上宝训、最大的诫命和大使命等。只有五分之一的牧者说出特定的经文,2%的牧者直接写明加拉太书五章圣灵的果子。
巴拿研究的主席大卫金纳曼,同时也是这次调查的负责人表示,无法提出"坚定、强而有力、完整"属灵目标的定义,导致美国产生许多的属灵问题。金纳曼呼吁宗教领袖,发展新的属灵定律以测量灵命成长。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灵命成熟的概念和操练还没获得整全的发展时,基督教群体反而会更多的著重在门徒训练、关心灵命、真理和恩典之间的张力、所谓属灵的『果实』以及属灵操练。"金纳曼说道。
这项调查于2008年8月份通过电话采访全美1,005名18岁以上的成人,其中611人是牧者。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