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助協會在崎頂南榮國中所設立的前進指揮中心,一直都設有醫護站,為志工進行感染、皮膚、肌肉骨骼照護及腸胃系統的監測。因此即使到26日止,志工人次已超過6500次,但並沒有疫情發生。
此外,救助協會的志工每日進出災區皆需測量額温,若有超過37℃,就先引至通風區,再進一步評估症狀、接觸史、家庭史、旅遊史等,並規劃下一步的治療措施。
而志工前往現場服務時,不論多熱,一定要戴口罩、手套,穿雨靴,且要求一定要穿長筒襪。負責護理站人員楊雪梅表示,手腳在手套、雨鞋温濕環境中,因長時間摩擦,容易產生皮膚膿疱疹、過敏反應、紅疹等症狀,所以工作前後都先對皮膚篩檢,再予以適當藥物照護。
在管控感染方面,雪梅表示,志工回營時要先脱去手套、雨靴、口罩及背心,然後除汙、噴灑酒精消毒,並以醫院級高層次洗手乳洗手至手臂以上。經此標準程序後,才得進入房間或辦公室。而所脱下的衣物、雨靴,也依除汙-清潔-消毒(漂白水)程序分區、分塊處理,住宿環境則每日以漂白水擦拭兩次,公共區域以漂白水刷洗,以維護環境安全。
27日起救助協會指揮中心已由南榮國中移到林邊聖教會,且以一日誌工為主力,未來指揮中心就不會有大量的志工駐留,讓醫護人員繃緊的神經,終於可以稍稍放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