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全人福音遍萬邦」主題分享:生命更新與社會更新

第七屆華福會以「基督全人福音遍萬邦」為主題,分開四個題目分享,分別是「生命更新」、「教會更新」、「社會更新」、「文化更新」和「普世更新」。

生命更新:人與神和好後關係及身份上的轉變

在第一天的專題講座中,温偉耀和梁永泰博士分享了生命更新的主題。温博士提到人與神和好後,內在心靈所發生的扭轉與更新,是與神關係及身份上的轉變;也是聖靈的內住與更新,表現在知、情、意、動力和具體行動上。此外,心靈的轉化之具體動力,可分為即時的改變--聖靈作為超然外來力量當下的抗衡推動,以及逐漸的改變--聖靈的內住令信徒的道德、信仰心靈逐漸離惡向善。

接著梁永泰博士分享了「由被造之物至神的兒女」。他説,我們的生命始於伊甸園,擁有神的形象和羣體性,但墮落使我們的生命與上帝割離,而悔改歸回是生命更新的第一步。我們要走成聖、人格重建、蜕變的道路,基督徒的生命成全於天國降臨地上:新城耶路撒冷。

社會更新:每個教會都可以付出力量

在第二天的專題上,彭懷真博士談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社會問題推陳出新,以台灣為例,佛教界的慈濟等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相對地基督教組織的重要性明顯下降。面對高風險家庭的困境、自殺與憂鬱症人口增加、外籍新娘以及劣勢人口的關懷等,彭博士説,每個教會都可以付出力量,滿足多元的需求。

接下來由從事基層福音工作已有三十年以上的劉達芳博士,分享禧福協會從事的關懷妓女、孤兒、老人、小販等事工。以「老兵」來形容自己在基層的事奉,她説,在我們談到社會更新的時候,首先要知道這不是地上的爭戰,而是與空中的惡魔之屬靈爭戰,所以必須靠著禱告,擊退撒旦的工作。

回應今屆華福會舉辦的地點澳門,劉博士提到賭場引申出來的問題,使很多家庭破碎,包括鄰近的地區如香港、新加坡等,賭徒造成了離婚、家暴、貧窮等問題,澳門成為了輸出痛苦的地方。因此,教會必須有效地提出更新策略,結成運動和盟約羣體,積極參與社會改革。

李秀全牧師:不變的是真理,改變的是方法

總結大會兩天的主題,李秀全牧師笑説,參加華福大會反映了華人教會的兩個問題,首先是營養不良:教會平常沒有足夠的牧養,所以在參加大會時信徒才得到餵養。另一方面是消化不良,因為一連聽了那麼多震撼的訊息,一下子很難全部接收。他説十分認同華理克牧師講的訊息,我們需要好好鼓勵豐富的想像力(imagination),卻不要盲目的模仿(imitation)。

此外,他説要分辨什麼是絕對和相對,要抓住絕對不改變的真理,但相對來説,方法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更新。總括來説,他認為華人教會就像華理克牧師説的:「We must work together, we must work together, we must work together.「 華人教會不應只作中流砥柱,也要力挽狂欄,作鹽和光,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