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兒童計畫代言人陳建州(黑人)、範瑋琪(範範)於12月11日至16日前往尼泊爾,在今日(12/23)的返國記者會上,兩人分享這趟旅程的豐富感受,在遇見「第33個孩子」珉巴哈度時,這一生一次的相遇,讓範範感到不捨與難忘,亦體會一份資助陪伴,將成為孩子健全成長的温暖力量;在幼兒教育中心裡,見證營養如何改善兒童的健康;在農田、羊隻養殖等社區生計方案之中,感受台灣愛心正為貧困社區帶來轉變的契機。
時值台灣世界展望會50週年,黑人和範範在記者會呼籲愛心朋友一同加入資助兒童計畫,兩人更決定將原本資助的32名兒童增加到50名,並且一年增加資助一名,兩人並於現場展示新增資助的17名國外兒童的資料卡,期望邀請愛心朋友一起加入轉變兒童生命的行列,給孩子更美好的未來。
黑人、範範遇見資助的「第33個孩子」 感受生命奇妙連結
身為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人與長期志工,今年是黑人和範範首度一同擔任資助兒童計畫代言人,兩人前往位於尼泊爾東部、台灣愛心甫資助一年多的東烏代普爾計畫區進行關懷訪視。在返國記者會上,當播放這趟訪視之旅的回顧影片時,回想起在尼泊爾所發生的一切,範範不禁紅了眼眶。在這趟旅程中,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與所資助的「第33個孩子」─8歲的珉巴哈度(Min Bahadur)相見的那個下午,範範表示,雖然兩人資助的兒童遍佈海內外各國,但從未見過任何一位兒童,「一見到珉巴哈度就感覺彼此之間有奇妙的連結,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也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想到這裡就覺得好捨不得。」
珉巴哈度的父親在他2歲時過世,此後媽媽普菈瑪雅(Purna Maya Pariyar)就一肩扛起家中經濟,以到山上撿柴枝去市場販售為生,收入並不多,因此家中經濟十分困難。黑人、範範準備了書包、玩偶、文具、毛毯等禮物,送給珉巴哈度和他的兩個姊姊,期望為他們貧困的生活增添些許温暖。而當範範看著三個孩子坐在幾乎空無一物的廚房吃點心,仍然保持乖巧,內心不禁十分感動,「雖然他們的物質缺乏,但卻很快樂,我覺得他們的心靈是幸福的。」
為了幫助珉巴哈度能擁有更好的未來,黑人和範範決定開始資助他,「由於世界展望會在資助人與兒童互動上有很嚴謹的規定,因此我們和珉巴哈度相處了一下午,都沒有説我們會是他的資助人,那種感覺就好像看見自己的孩子在眼前,卻無法坦誠自己是他的父親一樣!」黑人開玩笑地説,但他認為如此作法正代表世界展望會重視兒童的權益,在每項服務計畫中優先考量孩子的福祉。
黑人表示,對他們來説,每張資助童寄來的信件及卡片,都是最珍貴的禮物,「我們家有一面牆,專門貼資助童寄來的信和卡片,每當工作遇到挫折沮喪時,我們就會走到牆前,看看孩子們的來信,再反思自己的困難,便覺得不算什麼了。」範範也説,這趟旅程讓夫妻倆能在一整年忙碌工作之中,有了一段可以安靜心緒的時間,兩人一同出國做公益,更可增進彼此感情,「回台灣後,連一起喝一杯乾淨的水都覺得很感恩、很幸福!」
看見資助愛心萌芽的起點 見證營養改善兒童健康的成果
黑人和範範並在記者會現場介紹在尼泊爾製作的營養。為了讓計畫區內的兒童能擁有營養飲食,世界展望會透過幼兒教育中心,教導媽媽如何準備營養
,範範表示,營養
的原料由豆類、麥子、米磨碎攪拌而成,只要將其倒入煮開的沸水中,持續攪拌5至10分鐘後,便完成幼兒教育中心每日提供的營養
,「這可能是這些孩子每天吃到最營養的一
,對他們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範範更現場餵黑人吃了一口營養
,黑人則俏皮學起尼泊爾兒童的語氣説著:「好吃!」
黑人表示,雖然世界展望會在東烏代普爾計畫區只開始一年多的服務工作,但已經可以見到在醫療、教育、生計發展等各方面的小小成果:兩人在農地灌溉計畫參訪之中,聽見居民分享從荒蕪到生機盎然的轉變奇蹟,孩子們也從原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轉變為可以隨時使用乾淨的泉水洗澡;在衞生所裡,看見過去因著缺乏醫療資源,有可能在山路上難產而死的孕婦,現在卻能享有基本產檢與育兒知識培訓;在小學裡,原本因喝不乾淨的水而經常生病的學生,如今可放心使用水塔裡乾淨的飲水。
黑人表示,計畫區內仍有許多關於醫療、教育、水資源、生計發展等各方面的需求,需要世界展望會持續與當地居民密切溝通,才能改善社區環境,他希望邀請更多民眾加入資助行動,一同轉變尼泊爾兒童的未來。
展望50 黑人、範範呼籲一同資助兒童 邀請青年領袖未來重返尼泊爾
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嶽君會長表示,很榮幸在50週年時能邀請黑人和範範擔任資助兒童計畫代言人,「黑人和範範從10年前就開始參與展望會的各類活動,是展望會最佳的宣傳大使和愛心志工。」透過黑人和範範在尼泊爾的經歷與分享,必定能夠帶動許多愛心民眾一同加入資助兒童計畫。黑人和範範也在記者會上宣佈返國後的行動計畫:「我們決定將原本資助的32名兒童增加到50名,並且一年增加資助一名。」兩人表示,原本就有預備小孩的教育基金,目前既然還沒有用到,就先用來資助兒童,轉變更多孩子的生命。
這趟旅程,讓黑人和範範更加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也期待邀請更多愛心朋友一起加入資助兒童的行列,一同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天使,「台灣世界展望會預計在尼泊爾整建7間醫療站,我希望能號召許多青年朋友一起加入資助行列,為當地預備足夠的醫療資源;希望未來有機會帶領各校青年領袖重返尼泊爾,見證資助愛心的美好成果!」明年正值台灣世界展望會50週年,在這充滿感恩的12月,黑人和範範呼籲,每個月700元的資助款,就像一顆埋進土裡的種子,只要持續愛心澆灌,終有一天,將在尼泊爾,以及其他貧困社區與國家,長成大樹並結出許許多多美好的生命果實。
資料來源:台灣世界展望會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