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余创豪 Chong Ho Alex Yu (chonghoyu@gmail.com)
爱德华巴宾斯基(Edward Babinski)是一位多产的美国作家,一直以来,他致力于揭穿基督教的神话,他的代表作之一被收录在《基督教的错觉》一书中。那篇文章是关于圣经的宇宙观,巴宾斯基认为古代以色列宗教文献并不是独特的,相反《旧约创世纪》明显地参考了周边文化的神话,如埃及和巴比伦,因此,圣经不是神的启示。我不熟悉近东考古学和文学,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打算发表强烈的反驳,我只想提出一些问题。
巴宾斯基指出:希伯来和埃及的宇宙观非常相似。根据古埃及人所说,太初之际有一个男神和女神,他们热情地拥抱著对方,但有一天,第三个神把他们分开了,女神成为了天空,而男神则变成了地。
请恕我无知,我看不出这埃及神话在什么地方类似于《圣经创世记》,在我看来《圣经创世记》有不少独特之处,首先基督教信仰是一神论,但以上的埃及神话是多神主义;其次,圣经并没有将高山、海洋、天空、地面等任何自然物体当作是神圣的,但埃及神话清楚地描绘了天空和大地是神的化身。
巴宾斯基又指出了圣经和巴比伦的创世故事之相似性,根据巴比伦神话,太古之际有两个神,一个是男神,另一位是女神,两个神之间爆发了战争,雄神打败了雌神之后,男神拆开女神的尸体,把它造成天。巴彬斯基说:"这情景可以和创世记第一章比较。"请读者再次原谅我的眼拙。
巴宾斯基的解释是:《创世记》提到上帝分开天空与地面,这是很多古代近东神话的共同点。其实,这共同点太普遍了,普遍得好像说所有汽车都有轮子,所有相机都有镜头,所有妈妈都是女人。根据中国古老的传说,太初时,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夹在天地之间,经过了漫长岁月,盘古长高了九万里,原本相连的天和地也相隔九万里,盘古死后,他的尸体化成自然界中各种东西,例如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手脚和躯干变成山岭,血脉变成川流。此外,在中国神话传中,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立极造物,在中国的图腾上,还有女娲和伏羲交合的图像。平心而论,中国神话不是更近似近东神话吗?当中的共同元素包括了:天地分开、神的身体化为万物、太初有雌雄二神。古代中国和近东距离遥远,这些文明能否互相借用传说呢?这无非是巧合吗?还是这乃系人类心灵中共同的文学创作结构呢?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部福特汽车和一丰田汽车,我们不难看到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假若我们有一个预设的概念:福特抄袭丰田,最可能的结果是:我们会发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我不否认,基督教曾经受到许多其他文化输血,今天许多基督教的元素是从希腊、罗马、英美第文化中吸收过来的。说旧约作者受古代近东文化影响,这不会令我惊讶。问题是:有多少旧约的东西跟古代近东文化相似呢?又有多少是独一无二的呢?而独特的因素是否多于相似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