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美國總統布希在與三名中國家庭教會信徒、民權人士餘傑、李柏光、王怡的會晤中表示,經濟自由將為中國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他本人也將不斷向中國領導人表達對宗教自由的關注。
據對華援助協會今晨發佈的會議記錄,布希總統在與餘傑的對話中指出,有人建議美國對中國進行貿易封鎖式的制裁,但他不同意這樣的看法。「美中的貿易對兩國來説越來越重要。……我堅持自由經濟的觀點。我認爲美中貿易的拓展,必然會給中國帶來釵h意想不到的變化。開放的經濟與自由的體制是相關的。」
他舉例説,餘傑的妻子因受到政治壓力,兩度被中國國有及私人公司解僱,最後在一間美國駐華公司找到了相對穩定的工作。「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於你們來説,有美國公司進入中國,你們的妻子能夠在其中工作,為你們提供經濟保障,不也很好嗎?」
但他同時強調,不會因爲貿易而放棄對人權問題的關注。對於餘傑提出的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公開表示「天安門事件已經過去了,我們一起賺錢吧」,因而在中國「得不到尊敬」的情況,他表示「美國是不會這樣做的」。他又透露自己剛剛與即將訪華的德國女總理默克爾通了電話,建議她訪華時向中方強調人權問題。
當布希總統問到應如何幫助中國人獲得更多宗教自由時,餘傑提出了三點建議:在與中國領導人打交道的任何場合,都持續堅定地向他們表達對中國宗教信仰自由的關注;美國駐華使館可以像駐越南使館一樣,定期邀請中國家庭教會人士、異議人士、人權律師、新聞記者等參加聚會,表達對他們的支持;希望美國政府和國會對某些美國公司在中國的行爲有更多約束和監控。他特別提出雅虎公司向中國警方提供用户私人資料,導致包括師濤在内的四名記者、作家入獄一事,更指出他們在獄中受到了「殘酷的虐待」。
布希總統則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美國官員一直在向中方領導人提出信仰自由問題,「這不僅是我個人的信念,也是我們國家的信念」。他也會將第二條建議迅速轉告現任美國駐華大使,「(他) 是我的大學同學、是我的親密朋友,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和能夠看清問題實質的聰明人」。至於雅虎公司的案例,他表示此類公司都是私營公司,有著各自的利益,但相信在輿論和股東的壓力下,這些公司將「停止他們的錯誤行爲」。
在這次爲時一個小時的會談中,王怡還向布希總統分享了個人的見證,以及對中國官方三自教會的看法;李柏光談及通過法律維護宗教信仰自由、為囚犯爭取信仰權等話題;餘傑則在上述談話之外又指出,中國基督徒的人數近十多年來迅速增長,「年輕一代異議作家、人權律師、新聞記者、畫家、音樂家紛紛受洗歸主,包括我們在座的三位」。
而據北美世界日報新聞網報道,中國大使館曾在會前提出抗議,指這三人並非中國教會代表,希望布殊取消會見,否則恐將對三人不利。不過會見最終還是照常進行。
長期致力於幫助中國大陸受逼迫教會發佈消息、爭取自由權利的對華援助協會會長傅希秋牧師表示:「美國總統代表著全體美國人民。這次會見的確表明熱愛自由的美國人民將與中國人民堅定地並肩站立,為中國爭取更大的宗教自由。」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