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云医生:"社会撕裂"源头是与上帝隔绝

20170813
20170813

"撕裂"是现今社会常用字词,很多人都说修补撕裂。而蔡元云医生以"撕裂有时,缝补有时"为题,分享了《圣经》如何看待这些字词。

蔡医说:"一个人正值得意之时,便是他堕落之时。"据《圣经》记载,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是个充满智慧的王,写下《箴言》、《雅歌》等。及后所罗门王权倾天下,妃嫔成群,一度离开了神,正正就是与神"撕裂"。直到年老才诚心悔改,创作了《传道书》。

"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传 3:1)蔡医指出万物都有规律,人虽贵为万物之灵,很多事却无法主宰,就如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种族,更无法控制死亡。

经文又提到"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每天翻开报纸所见,谋杀伤人不计其数,远至"911事件",近至芝加哥枪杀案不断,整个世界都充满杀戮。而神就是希望人在病态的社会中得到医治。医治非独指身体上,乃是在全方位上要使人变成"全新"。

"哭有时、笑有时",喜怒哀乐不能强自抑制,就如女性比男性长寿是因为她们会透过哭释放负面情绪,而男性却"流血不流泪"。因此人应当适度释放情绪。

"撕裂有时"

现今世界撕裂不断,蔡医提到近至香港分成"黄丝"、"蓝丝",立法会"碎片化"、远至希拉里、特朗普在选举互相谩骂、南斯拉夫一分为四等数之不尽。他又说"撕裂"是一个深层结构问题,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曾用50年研究美国撕裂的原因,而研究指出症结所在是关乎于人的生理当中的四项条件。

第一个撕裂的原因是家庭。美国的家庭崩溃,离婚、不婚多不胜数,甚至连性别的界线亦开始模糊,如厕可以不分男女,悉随尊便。观乎香港,从事青年社区工作的蔡医指出"三个家庭中便有一个单亲",他说:"家庭是个简单又重要的结构,假若某国的家庭撕裂,那该国必然出现很大问题。"

第二个是社区关系。曾经,社区互助是美国最为骄傲。然而近年枪击案不断,使人互相猜疑,怕受伤害。比之现今社会,终日"你防我、我防你",使人失去互信继而关系撕裂。

第三是呼召。蔡医生解释人们工作都有对应的呼召,就如做医生要立誓爱病人、服侍病人,但这些观念经己变质。无牌行医、滥收药费比比皆是。人都变得自我中心,唯利是图,不再顾道德和专业操守。

第四个是信仰。美国的货币均印有"In God We Trust"的字句,亦有百分之七十人口是基督徒,然而很多都是有名无实,就算返教会也是心不在焉。如此慢慢远离神,与祂的关系走到撕裂。当与神的关系撕裂,便连带其他关系都连根拔起。因圣经说:"神是爱。"

蔡医强调:"神是爱的源头,当与爱的源头隔绝的时候,很容易便与身边的人都一同隔绝。"

以大卫借鉴

圣经记载,大卫靠著神,以小胜大击倒了巨人歌利亚,又曾颠沛流离,躲避扫罗王的追杀,蔡医生说:"当人在患难中很自然会亲近神,就如大卫一样知道自己力有不逮,因而贴近神。"最终上帝选择了他,成为了以色列王。他说:"当人自以为掌握一切,便是开始堕落的时间。"

当大卫名成利就时,一天无意间看到了将军乌利亚之妻拔示巴正沐浴,于是暗中与拔示巴私通,使她怀孕,最终为掩其非而将乌利亚调到战场前线而殉亡。曾经一个这么贴近神的人亦抵受不了引诱与神撕裂,一而再、再而三做神不喜悦的事,可见撕裂是人人都会经历,而非没有信仰的人所独有。蔡医解释:"假如人贴近神,欲望便与神为中心,否则便是以己为中心。后者则有三个欲望的危机: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后来大卫娶了拔示巴,儿子恨他,群臣议论他,他却懵然不知,因他的双眼已被欲望所蒙蔽。

"缝补有时"—上帝永不放弃

但是上帝会来作"缝补"的工作。蔡医说:"神是满有慈爱,祂会差派人提醒犯罪的人。"当时神派了先知拿单死谏,令大卫懊悔不已,写了《诗篇》51篇并公告天下。由此可见神没有放弃大卫,还派人劝他浪子回头。蔡医生又补充:"应当珍惜身边会说提醒你的朋友,因为会说真话的人不多。"

蔡医生指出,很多宗教的信徒会做各样的事去讨好自己所信神,又有所谓"行善积德"。然而大卫透过《诗篇》告诉世人,神要的是"忧伤痛悔的心"——人醒觉之时发现真正的自己,然后去真诚面对自己和神,做个表里如一的人,而非一切的宗教仪式。如此一来,就成了一个修补人与神关系的条件。

蔡医生告诉听众,耶稣基督的牺牲使人与神修补关系的桥梁。因《圣经》说:"若不流血,就不得赦。"而耶稣被钉十架,为世人流血并赦免他们的罪,使神与人重新和好。

"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

  • 全球华人宣教会议线上举行 聚焦21世纪门训与契机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于2025年7月6至12日举行,今年以"华人教会的门训与契机"为主题,涵盖儿童与青少年事工、长者、圣经研读、保罗书信、启示录及现代科技(如AI)等多个面向。会议由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海外校友会所设立的"信望爱宣教动员中心"主办,为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五届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宣教会议。

  • 被禁普林斯顿大学女子田径赛 跨性别运动员兴讼

    一名自认为女性的男性运动员,因被取消女子田径赛的参赛机会,现正向普林斯顿大学及相关体育官员提出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