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瑞德(Ben Reed)
在我現在的讀經計劃中,我讀到了《利未記》。這本書通常是你周詳的讀經計劃的墳墓嗎?當你每天讀經讀得越來越起勁,完全被經文所感動和啟發的時候,有多少次讀到《利未記》1章4節的時候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因此《利未記》就像是躲在公路的一顆樹後面的警察,在你毫無預料之下,預備好捕獲你。
我發現《利未記》是很血腥和噁心的。很多部分説到了流血和死亡,並且説到唯一的原因就是罪。
你的罪需要通過獻祭來彌補。換句話就是,你的罪是該死的……不是你死,就是其他人死。因為這樣,《利未記》不斷地用污穢、血腥和毀壞來暗示罪的本質。
偷偷進來的一些罪
當我們犯罪又成逃脱時,我們會欺哄自己説這些罪不是什麼大問題。當你偷偷的做並且沒有被抓到的時候,你可以認為沒關係。當你有污穢的想法而沒有人知道,你就開始低估罪束縛的權柄。你會忘記罪有可能會毀滅你。
舊約中的不同
利未記3章12-13節:「人的供物若是山羊,必在耶和華面前獻上。要按手在山羊頭上,宰於會幕前。亞倫的子孫要把血灑在壇的周圍。」
我有一個4歲大的兒子,我甚至不敢想象,如果他看到這樣的場面會給他的生命帶來怎樣的影響。這肯定會嚇倒他。想象一下是多麼血腥吧,那種場面動物的聲音和氣味。空氣中彌漫的死亡氣息猶如早晨的霧。祭司血跡斑斑的手和臉。年復一年,在聖殿上獻祭所留下的血跡。這樣切實的經歷不會輕易忘掉,它會粘著你,刻在你生命中。
充滿了盼望
通讀舊約聖經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罪的代價。罪會毀滅,並且因著罪我們是該死的。每一次,不管我們被抓或沒被抓;不管我們注意到了或沒注意到……
羅馬書5章20節:「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裏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神的恩典是美麗的,但不是沒有代價的,不是清潔和乾淨的。它帶來血、汗和痛苦,但是榮耀和美麗的。
耶穌付了我們罪的代價。他的死帶來了「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羅馬書5章18節)這是我們喜樂的原因,並且值得再説一遍:喜樂!腓立比書4章4節「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説,你們要喜樂!」耶穌的死已經為我們的罪付了代價,不管你犯了多少罪;也不管你犯了多麼嚴重的罪;也不管你被傷害了多少次或是你墮落了多少次。
作者簡介:
本•瑞德(Ben Reed)是一位丈夫和父親,是「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的牧師,熱衷於幫助信徒「將神的話語實踐到生活中,正好解決生活中最重大和心痛的事。」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