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召开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18日在日本仙台市闭幕,会议通过了2015年后的减灾框架计划,并呼吁各国一同为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努力。本次会议为期5天,来自18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0名代表参会。
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于11年前在日本横滨举行,当时通过了《横滨声明》和《减灾行动计划》。而2005年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几周后,在日本神户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兵库行动框架》,强调减灾必须融入到可持续发展行动中,通过加强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受灾地方减灾能力,并减低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
据统计,最近10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全球70多万人丧生、140多万人受伤、约230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1.4万亿美元。
大会在审议《兵库行动框架》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交流了减灾工作的经验。"2015年后的减灾框架"的全球性目标是2030年将大幅降低全球灾害死亡率、减少受灾人数及经济损失。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增加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投入,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他说:"我们可以选择眼睁睁地看著这个数字逐年增长而默默忍受,或者通过努力减少损失,把节省下来的大笔资金用于经济发展。每年在防灾方面投入60亿美元,到2030年我们就可以节省3600亿美元。"
今次中国基督教公益机构爱德基金亦首次参会。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致力于促进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工作,是中国官方认可的基督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