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八月七日

lif_20050516_dove1.
「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徒四31-33)

 伊文思在 他的日記中告訴我們:一天下午,他行經一條很荒僻的道路去出席一個聚會,他自己覺得他那時候的心是冰冷冷的。他説:「我繫住了我的馬,步行到一處與塵世隔絕的地方去,在那裏我很痛苦地走來走去,檢阅我自己的生活。我在神前等候了三小時,我的心被悲哀壓服著;最後,一個甘甜仁慈的愛的感覺温暖了我的心在那 裏我重新受了一次聖靈的澆灌。日頭平西的時候,我回到原路上,找到了我的馬,向前騎去。次日,我在山坡上對一大羣聽眾講道,覺得自己充滿了新的能力,以致 全威爾斯城的人民,在那天都得到一個極大的復興。」

當你遇見一個重生的人,第一個問題你應當問他的就是:「你…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這是進入早期教會的暗語。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