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下世俗文化中,2月14日的情人節被認爲是浪漫的節日。面對北美年輕人的性觀念及戀愛態度越來越開放,保守派宗教團體趁著情人節發起貞潔運動,直接對抗撒旦所施的誘惑。
以採取激烈法律行動來抵抗美國社會及文化世俗化為聞名的機構Liberty Council在6日發出新聞稿,呼籲全美國以至全世界的學生在慶祝情人節的同時,必須積極推廣貞潔的訊息。Liberty Council自四年前已經把每年的情人節定為「貞潔日」(Day of Purity),鼓勵年青人在當日派發傳單、穿著「貞潔日」T恤、佩帶「貞潔生活」(LivePure)手環或在學校、社團和教會中舉辦特別的活動。
Liberty Council指出:「這時代學生正面對著荷理活文化的挑戰,包括那些有傷風化的電視節目、粗俗的笑話、沒品味的廣告和動畫。『性慾和在性方面的探索是自然和健康的』這種訊息在學校裏、電視上和互聯網上汎濫,鼓勵人放棄傳統的道德觀念,及早去探索性。『貞潔日』是為了提醒大衆這些行爲的存在危險性。」
Liberty Council特別為「貞潔日」運動製作了一個網站,裏面有一些宣傳資料可供下載,又可以訂購T恤或手環。「貞潔日」也在年輕人經常瀏覽的網站MySpace設立了網頁 http://www.myspace.com/dayofpurity。
「貞潔日」國際籌劃人Rena Lindevaldsen進一步説明瞭美國青年目前面對的危機:「青年的性開放的後果越趨嚴重。現時每年有超過三百萬美國青年染上性病。美國是所有發展國家中少女懷孕率最高的,每年130萬宗墮胎個案當中有20%是少女懷孕。」
她又表示,這些問題直接反映美國社會在道德教育上的失敗。Liberty Council鼓勵年青人參與「貞潔日」,即使是已經有性接觸的年青人也應該趁「貞潔日」來做一個新的開始。
「貞潔日」運動的夥伴機構包括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 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 Campaign for California Families, Exodus International, True Love Waits等等。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