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旅遊名勝馬爾代夫(Maldives)近日發生多宗逼迫基督徒的案例,有外籍基督徒教師被學校舉報「傳教」。香港國際無聲者之友(Christian Solidarity Worldwide)在每週代禱事項中呼籲國際關注。
據CSW消息,本月6日一批憤怒的回教徒家長對Shaviyani Atoll省Foakaindhoo島上一學校的印度籍社會學教師Geethamma George表達強烈不滿。據學校調查,George老師在上地理課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指南針以教導導航及方向的知識,但有英文不佳的學生誤以為指南針是十字架,便力指她在傳遞基督教信仰。
CSW還介紹了另一宗類似的案件。在亞圖區(Raa Attol)的華菲魯學校(Raafainu School),一名30歲、來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的天主教徒老師高加圖 (Shijo Kokkattu),被發現擁有天主教錄像及聖經,即被馬爾代夫當局拘補和監禁。高加圖更被帶到另一個島上接受審問。馬爾代夫政府月初通知將可以釋放拘捕已久的高加圖,但其父親指出他仍在獄中。
關注全球受逼迫基督徒的國際組織「打開大門」(Open Doors)所公佈2011年度「環球監察名單」顯示,連續多年在十大逼迫國家中的馬爾代夫排名第六。
馬爾代夫的國教是伊斯蘭教。馬爾代夫在2008年修改憲法,規定所有馬爾代夫人民都必須信奉伊斯蘭,即否認非穆斯林可擁有馬爾代夫的公民權利。馬爾代夫禁止伊斯蘭教以外的其他宗教進行傳教活動。物質主義、恐懼和各種巫術十分盛行,其離婚率為世界之冠,首都馬累島上大約70%的年輕人吸毒成癮。
CSW指出當地有超過70,000名外勞是基督徒,他們可以在家中實踐信仰生活,但卻被禁止在家中舉行祈禱會和崇拜。過往,曾有基督徒外勞因此而被拘捕及遞解出境。宣教日引資料曾援引一個去過馬爾代夫的遊客説:「在這個信基督就是違法的國家裏,感覺上好怪異。這裡沒有任何基督教的象徵,沒有教堂,沒有人戴十字架,沒有聖經,真是難以想像!」
印度基督徒全球委員會主席佐治(Sajan K George)向亞洲媒體表示:「馬爾代夫政府的所為表明馬國欠缺公義和宗教容忍。」他再説:「這是最差劣的宗教迫害方式。所以印度政府理應因馬國惡劣地對待其國民,要求馬國政府道歉。」
佐治聲稱高加圖一案證明馬爾代夫政府自相矛盾。他表示,馬爾代夫「聲稱要成為主要的旅遊勝地,卻拘捕無辜人士」。他亦説:「這正是對非穆斯林的不容忍和歧視,也是一種對良知和宗教的限制。」
儘管旅遊業對馬爾代夫的經濟非常重要,政府依然將該國民眾與外國旅遊者隔離開。许多旅遊度假村不允许馬爾代夫人工作,馬爾代夫非常嚴格控制及保護當地穆斯林。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