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更多的教會和福音機構的同工瞭解如何與時俱進,使用網路視訊與即時影音傳播福音,3月27日台灣關渡基督書院舉行了一個「教會面對E化之挑戰與契機-善用E化廣傳福音」研討會。希望能協助牧者認識網路與福音傳播的新平台,藉由網路影音互動創福音遍傳新契機,以及探討福音廣傳新視野。
當天的活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包括「網路影音新視野座談」和「網路宣教策略座談」,分別邀請中華福音神學院、睿碼科技、約明基金會、哇咧網站、基督教希望工程等機構前來分享。
當教育遇上網際網絡,將發生什麼?
在「網路影音新視野座談」第一個部分,先由中華福音神學院遠距教學中心徐四浪主任介紹「從聖經看遠距教育」,他説,當教育遇上網際網絡,將發生的是E-learning。這已成為了很多大公司的學習新途徑,使之在人力資源訓練上變得更有效率。華神也視電子化學習為重要的契機,於是在2001年成立了遠距教學網,方便弟兄姊妹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上課。
若從聖經的基礎上看,徐四浪表示,保羅是神學遠距教育的創始者,以前舊約時代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猶太人把神的話語放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機會都會學習。到了新約耶穌的時代,祂也以教導為重,然後到了使徒的時代,保羅在建立了海外的教會後,常藉著書信來從事教導的工作,他的教導對今日的教會仍發揮十分重要的影響力。從這樣的角度看來,徐四浪説,使徒是第一代遠距教育的創始者,因他突破了空間的限制。
最後他鼓勵各牧者正如歌羅西書1章28節的教導所説的,「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徐四浪説這裡的「智慧」指的是「方法」,包括使用不同媒體,他深盼各種媒介可以為主效勞,成為承載神的道的工具。
教會網路影音事工的新酒和新油
接下來有睿碼科技的總經理卓眧明先生介紹「網路影音與福音遍傳」,配合約明基金會遠距教學傳播中心的朱德智弟兄,透過同步網路互動應用實例,開啟教會即時影音互動的時代。卓眧明介紹了i-Share同步互動網路影音服務,如何能解決一般教會面對影音服務之網路與設備成本高、缺乏同步人與人之互動機制等問題。他又舉例説明瞭現時教會能在主日崇拜、各類特會線上廣播、門徒訓練裝備課程、禱告會、同工會議等事工上,更多元化的運用網路資訊,突破時間和人力的限制。
朱德智再透過同步網路互動應用實例,介紹了現在應用同步網路互動的神學院,包括門徒訓練學院、輔仁大學神學院、拓荒宣教神學院、改革宗神學院、靈糧生命培訓學院、浸信會神學院等。此外,在信徒裝備、主日實況及網路小組的應用上,包括有真理堂、佳音教會、伊甸基金會、基督之家、浸信會大直教會等。
下午的「網路宣教策略座談」部分,由哇咧網站、基督新報、基督教希望工程、亞伯拉罕科技(股)公司,分享各機構提供的免費網路資源,從如何透過網路廣泛接觸非基督徒青年人,到介紹全球華人首份網路日報,以及面對web2.0時代教會的新佈局、部落格的新趨勢等幾方面,希望能達到建立基督的身體的遠景,最終能連結主內肢體,廣傳福音。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