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家庭教會信徒餘傑、李柏光在白宮會見布殊總統後,遭早前向他們發出邀請的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取消赴港培訓計劃一事,本報香港分社記者曾於上週六向中神發出電郵查詢,至週一早上收到中神簡短答覆:「對中神來説,此事已告一段落。」
據瞭解,中神給予其他媒體的也是同樣的答覆。
本報週一下午再與署名向餘傑發出電郵的姚西伊博士取得了聯絡,但他不願對事件作出任何解釋。
據BBC報導,本身也是基督徒的香港支持中國民主運動聯合會主席司徒華表示,懷疑此事有幕後勢力施加壓力,事件原因則明顯是因爲他們獲得了美國總統布殊的接見。他説:「香港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像大陸了。」
現為中神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代院長的姚西伊博士,是中神第一位來自中國國内的教授,並代表中神及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與中國教會進行多項交流合作。根據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網頁的介紹,姚博士曾於去年至今年數次訪問中國大陸多間教會及神學院,進行學術交流活動,並與廣東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協和神學院等院校共商未來合作計劃。不少信徒在網絡論壇上表示,可以理解中神取消餘傑等人的訪問確有「難言之隱」。
這次事件已引起國際及香港各大媒體關注報導。香港《蘋果日報》5月13日發表社論,題爲「與布殊會面是罪行?」,質疑有關當局取消邀請的原因。社論表示此舉有損香港「一國兩制」及學術自由,其影響對香港的損害難以想象和估量。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