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午《標竿人生》之作者華理克牧師出席了由香港證主協會與目的導向事工(東亞區)聯合舉辦的「祝福香港送書行動啓動禮」。剛剛出席了第七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的華牧師從澳門趕來香港,特別要向這失落的城市裏七百萬的百姓分享福音。
「祝福香港」送書行動將分階段印刷一百萬本華理克牧師著作《標竿人生》的撮譯版《我究竟為何而活?》。此書首次在港發行,並派予香港政府官員、社會界、工商界、學術界、金融界等各階層人士,為期六個月,藉以鼓勵港人認識生命,祝福香港全城。
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啟動禮上,香港科技大學優異生陳易希同學、痙攣畫家陳冬梅及侏儒症姐妹黃葵美,暢談自己讀畢《標竿人生》後找到了人生目標的見證,以及他們的生命故事,華理克聽後亦感動落淚,並藉此勸勉所有港人無論生活或是富足或是困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只有在主耶穌基督的福音裏才能夠找到。
華牧師説每個人都有自己傷痛的地方,可是,他進一步解釋,不管這些傷痛是來自個人情緒、還是失去心愛的人、被人排斥、婚姻破裂、或是與人不和等,都可以是使我們痛苦的絆腳石,但亦可以變為我們邁向更偉大人生的踏腳石。他又説,兩位傷殘的姐妹都有一個共同點:雖然她們活著很困難,但她們都通過耶穌基督找到了人生的盼望。他認為做一個有殘障但有盼望的人、比做一個四肢健全但沒有盼望的人更好。
他又給所有香港、中國內地和全世界的人説了以下一番鼓勵的話:「有一天在天國,所有困難都會被拿走;有一天在天國,我們都會得到新的身體;有一天,你生命中所有的痛苦都會被拿走。但是,只有你從現在開始跟神建立關係,只有你去接受在耶穌基督裏面的神的愛,這一切才會發生的。」
華牧師更對所有香港人説,他知道很多人在自卑感和不安中掙扎,但只有他們明白神在他們生命中的旨意時,才可以重拾自信。那麼人生的意義在哪裏呢?華牧師説:「也許你的出生對你的父母來説是一個意外,但這世上並沒有意外出生的孩子;也許你的父母沒有計劃你的出生,但是神計劃創造你,所以,你的出生絕對不是一個意外,而是有目的的創造—神為了愛你而創造了你。就算所有人都不愛你,神永遠不會停止愛你。當你明白神有多麼愛你的時候,還有你的人生的目的,其他人怎麼想也不再重要了。」
華牧師指出成不能減輕人的苦楚、金錢不能消滅一切的傷痕、名譽也不能趕走人對死亡的恐懼。縱然生命確實要面對很多不好的東西,但是神給的人生意義遠超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痛苦。耶穌基督拿走我們生命裏面所有的痛苦,給我們新的盼望。當我們願意來到神的面前,他會接受我們成為他的兒女。
最後,華牧師推廣「祝福香港」送書行動的意義:「在香港,如果有人不知道這個訊息的話,我願意把這本《我究竟為何而活?》小冊子送給他。這個訊息改變了我的生命,我也相信它會改變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華牧師在7月21至22日會繼續留在香港。他會跟馬鞍峯教會牧者團隊一起出席一連兩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演講廳舉行的「改變生命的講道」研討會,對象是牧師、傳道和神學生,幫助參加者掌握21世紀有效的聖經真理宣講及應用,以「標竿40」運動作示範,説明如何藉宣講推動教會屬靈更新。7月22日晚上,華牧師會在九龍荔枝角播道會恩福堂主講一場「標竿人生」男士佈道大會,該佈道會只招待男士入場。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