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电报导,日前干细胞研究出现重大突破。美国和日本两国的科学家已经借由基因重组的技术,将皮肤细胞转变成干细胞。不少科学家认为,这项重大发现将可解决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据悉,这项研究成果很可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人类皮肤所培养出来的干细胞,和由胚胎所培养的干细胞一样,具有再生的能力。
据报导,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华人科学家余俊英(译音)领导的研究团队,以及日本京都大学科学家山中信野领导的研究团队,不约而同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皮肤细胞转变成干细胞,也解决了多年来以胚胎来研究干细胞的争议。
解决干细胞道德争议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于本周在相关科学杂志上发表。有了这项新发现,医生可能找到新方法,利用这项新技术测试新药物,也用来研究疾病的机制,但在过程中无须摧毁胚胎。在过去,由于须摧毁胚胎,干细胞的使用因而受到法律上的限制,引起相关道德争议。
美日的科学家是利用将基因注入皮肤细胞中,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转变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这项研究发现,最近同时在国际间两本著名的刊物发表,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人员形容,这在生物学上有如莱特兄弟发明首架飞机。
这项新技术预料能迅速推进治疗癌症、老年痴呆症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关节炎、脊髓损伤、中风、灼烧及心脏病的研究,原因是科学家将能更易于取得干细胞,同时开启使用干细胞于展开人类疾病研究的新途径。
美国总统布希深感高兴
据来自美国白宫的消息,美国总统布希据称在听到此消息后"感到高兴",布希此前曾二度否决让联邦提供基金用作克隆干细胞研究的法案。同时美国总统新闻官发表声明表示,"总统布希相信医药问题可以在不损害科学的崇高理想与人类生命的神圣下解决。"
不过皮肤干细胞的成,虽然令人兴奋,但也有潜在的风险,由于这项技术必须借由病毒扰乱皮肤细胞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因此有引发癌症的风险。科学家也表示,这项技术只是开启一扇大门,未来要能实际应用在提供医疗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