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伊斯蘭諷刺漫畫事件演變為國際危機之際,歐洲福音派基督教組織「歐洲福音派聯盟」(European Evangelical Alliance)2月8日發表聲明,呼籲各方冷靜並進行反省,彼此尊重,透過和平的方式為歐洲全體人民創造美好未來。
歐洲福音派聯盟在聲明中表示,同為有著虔誠信仰的信徒,他們可以理解穆斯林在看到漫畫後的憤怒,因爲這在穆斯林看來是對信仰的嚴重侮辱。但作爲歐洲人,他們也知道爲什麽社會大衆對穆斯林的憤怒感到不可理喻——歐洲社會日益世俗化,對信仰的諷刺乃至批判在大衆媒體上經常出現,以基督徒為主的信仰團體時常成爲這些言論的攻擊對象,但歐洲基督教界幾乎已對此習以爲常。
聲明指出:「歐洲福音派聯盟大力支持言論自由和新聞獨立。不過,在相信人們有權自由表達的同時,我們也盼望社會民衆能在表達一些肯定會引起強烈反感的言論之前三思。」
「歐洲福音派聯盟譴責這場紛爭裏出現的一切暴力行爲,以及一切對暴力的煽動。我們相信,這些暴力的反應只會令事態進一步惡化。丹麥這個國家一向以來有著促進開放與寬容的傳統,它不應為一份私人報紙刊登的内容而承受這一切憤怒。」
聲明又呼籲捲入該事件的各方冷靜反省,並進行開放而謹慎的對話。而歐洲福音派聯盟已準備好隨時幫助有關各方開展此類對話,並與他們一起以和平的方式為全體歐洲民衆謀福。
丹麥發行量僅有15萬份的報紙《日德蘭郵報》,去年9月刊登了一組12幅關於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其中一幅將穆罕默德的頭巾畫成炸彈狀,穆罕默德手中拿刀,頭上的光環像撒旦的頭角。這組漫畫被多國報章轉載後,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羣體中激起強烈抗議行動,多國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甚至暴力事件。聯合國、歐盟、美國等多方領正呼籲透過和平對話解決爭端。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