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瑙裡人有光滑的皮膚、藍色的眼睛、棕色的頭髮、微紅的鬍子,看上去好像歐洲人。但他們的祖先起源於巴基斯坦北部的山區,是世界上最難進入的地區之一。塔瑙裡人來自巴基斯坦的開博爾省以及阿富汗。一些人相信,這個部落是阿拉伯征服者阿巴斯‧伊本‧阿布德‧穆塔利布(Abbas ibn Abd al-Muttalib)的後裔。對塔瑙裡人來説,知道自己的祖先是非常重要的。塔瑙裡人對外界充滿極端敵意,他們是當地最好的擊劍手。與帕坦人一樣,英國殖民者將塔瑙裡人劃歸為「尚武族羣」,因為塔瑙裡人比其他部落更加好鬥。塔瑙裡人對放蕩、好色等惡習非常反感,他們以固執和毫不寬容而聞名。在那年的洪災中,塔瑙裡人毫無疑問遭受巨大損失。塔瑙裡族羣總共有644,000人,分為兩個小部落:北部山區的帕拉爾人和南部平原的辛德瓦爾人。塔瑙裡人講北辛德克語,以農業為生,主食是未經發酵的麵包,非常重視服裝和外表。塔瑙裡人是遜尼派穆斯林,他們是最少聽到福音的族羣之一,福音至今還沒有傳入他們的社區中。目前還沒有聖經譯文,也沒有其他形式的福音資源,例如書籍、錄音帶、錄影帶等。
禱告:
親愛的天父,讓塔瑙裡人能通過夢境和異象看到你,因為至今仍沒有福音傳到他們中間。父,你曾説過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得救;你又吩咐門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我因此知道,你一定有方法讓塔瑙裡人聽到福音。感謝父垂聽禱告。阿們。
默想:
聖靈的手和腳--相勸 parakaleite (二) 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來3:13〉 基督徒的天路歷程又長又難,因我們不屬於這世界,故此,我們在這世界不舒服,世界也被我們打擾,我們的存在理應讓人對這世界一直所堅信、認為寶貴的體系發生質疑。當主耶穌説世人會恨我們時,祂在説一個絕對的真理,不會有別的説法。與世界為友〈這動詞是phileo─手足之情〉,就是與神為敵。既然有如此多攸戚相關的事,我們就要有一切的幫助,而大部份的幫助都來自與我們同行的天路客。讓我們再次來看看有關基督徒羣體的主題,這主題對蒙主呼召的人是最主要的概念。事實上沒有個別的基督徒這事,基督的身體把我們每個人連在一起。重新思考時,這主題就會要求我們放棄许多倡導、支持和讚揚個人主義這體系,我們彼此相屬,一同站立一同倒下。我們彼此需要,這種需要惟有聖靈才真正瞭解。趁著還有今天,神就在今天呼召你要去到別人身旁。神呼召你成為別人的鼓勵,他們與你在屬靈上相連結,他們需要你的參與。誰在呼叫你?你為何遲疑呢?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
-
85歲華人名牧唐崇榮下週赴俄羅斯巡迴佈道 深入中亞挑戰福音硬土
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將於下週開啟俄羅斯巡迴佈道之旅,以85歲高齡奔赴四城十場聚會。十場聚會中七場以華語主講,三場採用英語宣講並同步翻譯成俄語及烏茲別克語,旨在突破語言壁壘觸及更廣羣體。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