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全球華人啓發大會將於今年四月十至十一日在香港舉行,除了由啓發創始人甘力克牧師(Revd. Nicky Gumbel)主領外,還有他的合作團隊 --- 寇靈博(Revd. Paul Cowley)及夏卓銘(Revd. Jamie Haith)兩位牧師。與過往不同,今年的啓發大會匯聚了全球華人教會的牧長、領袖參加,預計將會有3,000人參加這次盛會,與會人數可謂歷屆之冠。
據台灣啓發辦公室表示,至今只有十數人報名參加,為此,特別採訪了啓發辦公室的同工呂明穎姊妹,瞭解其箇中的緣由。
自二零零二年開始引進啓發課程,推行至今已有四年的時間,目前正在推行的單位約有三十個,相對其他地區的熱絡,呂姊妹強調這是一個「過程」。畢竟香港、新加坡,乃至英國總部,都有經過很長時間的摸索,也經過一段相當低沈的時期,才有現今很復興、發展的境況,其實每個背後都有著段段心酸的開拓時期。
而今年的啓發大會,是第一次全球華人聚首的一次大會,同場將以「三語」平行進行(英語主講、普粵語即時翻譯),有來自全球各地的華人領袖參加,有別於以往只屬地區性的。呂姊妹表示,啓發課程是上帝給予我們的禮物,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抓緊這個異象─「打開華人宣教的大門」(華人宣教的大使命)。中國大陸人口高達十三億,只要福音進入中國,會帶來很大的轉化與復興,乃至海外各處的華人地區,而啓發課程就像是福音遍傳,從學生、基層,及職場等啓發開始。
面對台灣啓發課程尚未普及,呂姊妹坦言,教會不能順利推行的原因,是缺乏對「啓發」的全盤認識、瞭解,就像是瞎子摸象般,找不著方向;她認為目前台灣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僅有簡單的辦公室和同工一人,但是,深信上帝會完成祂的美意,待人力、財力預備都成熟後,積極推動宣導的工作、以彌補説明不足的困窘。她表示只要堅信我們的異象,把福音傳給中國大陸、及普世華人,華人教會也是時候要接棒了,而台灣就是站在這樣的位置上。
呂姊妹表示,「上帝的作為是超越文化、種族及國籍的」,或陴{在台灣的發展比較緩慢,但她深信在愈困難的情況下,發展起來會完成不一樣的。她相信台灣這年在啓發課程中會有很大的發展。啓發課程不是上帝唯一的工具,而是蒙上帝所使用的工具之一,我們的焦點不是為了事工本身,而是為了完成上帝的心意,呂姊妹説。
台灣的發展需要時間,也要有足夠的人力及資源,她建議地區性的教會可以合作、開辦啓發課程,對象就是整個地區的民眾,各教會因著不同的恩賜、互相配搭;她強調十一週的課程要完全的跟進,不能半途而廢,要帶有異象與策略來走。目前,除了真理堂外,台中六合教會及監獄事工都是蠻有果效的例子(Model Church),而25分鐘的啓發課程也十分適合在辦公室中推行。
最後,呂姊妹表示目前是透過牧者推薦的方式來報名,盼望舉辦二月三日的訓練會,能為眾教會提供更多的認識和了解。而台灣啓發辦公室也安排今年四月九至十二日的赴港之行,盼望藉由這次香港的啓發大會,能加深華人教會彼此的交流;同時,借鑒外國成左漕狺l、帶來新的復興潮流,台灣統一報名時間直至一月三十日為止。詳情可瀏覽http://www.alpha.org.hk。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