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与我何干?耶稣与我生命有关!

循道卫理布道团举办两场布道会
耶稣与我何干?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新成立的"循道卫理布道团"在6月25和26日举行了两场联合布道会,以"耶稣与我何干?"为题,通过引人深思的话剧、见证和布道会团长李炳光牧师的讲道,唤醒人需要神的信息,带领了衆多人决志信主。

陈崇一医生见证:"从医疗中遇见耶稣"

第二晚的九龙区联合布道会由陈崇一医生见证"在医疗中遇见耶稣"。他说,作爲医生,看到人身体结构正是非常的和谐,不得不赞叹造物主奇妙的创造。他认爲这是恩典的创造,因爲就连看来不好的痛觉和眼泪也是祝福,失去了会是诅咒。他曾见过有病人失去了痛觉,感受不到痛,受伤了也没有感觉;也有病人不能流眼泪,想哭但哭不出来,压抑著感情,非常的痛苦。

陈医生说,信仰给人盼望,满足人的心灵的需要,在医院里他看到很多基督徒将爱付出,让他很多次"看到"了耶稣。

他忆起在SARS期间,护士们要抽签去病房的,其中一个护士抽中了,她说家里还有幼儿,这时一个基督徒护士马上说:"我代你去!"

隔离病房的重病病人在死前不能与家人相见,可以想象病人和亲属双方都是多麽的悲哀和痛苦。于是几个基督徒想到要安装"视像探访"系统。如果单从成本利益上看医院是不会做的,但是基督的爱是关注人的生命,于是很快就筹款安装了这些系统。当看著很多病人的家属在视像荧幕上凝视著亲人,手抚摸著荧幕的面孔,那个情景令人感动不已。这正是因这一份对人的爱而成就的事情。

很多在偏远地区开拓医院的都是基督徒,因爲基督徒有神的爱,有对生命的尊重而去行的。

在老人院中,环境不好,味道大,老人家不是躺著就是坐著,然而这个的护士乐意在此工作。"是什麽力量让你做这样的事情?"他问这个护士。她的回答是:"神作在你身上,你做在最小的人身上。"陈医生很爲此而感动,看到基督徒对人的爱,也看到人的肉身虽日趋残弱,但灵魂是美丽的。每个老人都有很长的历史,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医院里看到耶稣,然而信仰是否软弱的人才需要的?"陈医生说,"软弱的人是特别需要信仰,但是人爲何不在走到人生的尽头前掌握真理?不需要到失去健康的时候才去相信,要早点相信!"

李炳光牧师:圣经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李炳光牧师的讲道非常精彩。他首先分享了《我在哈佛遇见神》一书的一段内容,书中讲到一个女教授,她收藏了很多的玻璃碎片。一日,她拿起一块块的玻璃碎片凝视,想到碎片后面的一个个伤感的人和事。然后想到自己——自己虽然有车有屋有稳定的收入,但内心不也是很多破碎的伤痕,生命里充满怨恨、苦涩和失望吗?

李牧师说,人自己不能解决的空虚和痛苦,只能叫"我真是苦啊"。这个女教授想到:"如果没有神,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什麽?真的是没有盼望的。"如果没有爱,做人的意义是什麽呢?只有神,神可以医治破碎的心灵。

在信心和盼望中得医治

人得医治要有信心,李牧师接下来讲了耶稣医治在毕士大池边躺了38年的病人的事。耶稣问病人:"你要痊愈吗?"久病难医的人会失去了康复的盼望,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生活在世上,多年的心灵的伤口让人已经没有了得痊愈的信心。圣经里这个躺了38年的病人可以起来,因爲他有很大的信心。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接受主,我们也可以痊愈。"耶稣与我生命有关"!

李牧师又讲到抑郁症的病人,他们觉得生活无意义,什麽都不做,觉得天是不蓝的、花是不香的、鸟是不会唱歌的。一位哈佛医学院教授分析患抑郁症的原因有5个:一是想做但是做不到,二是失去亲人等珍贵的东西,三是价值的失落,四是道德标准含糊产生良心得罪咎感,五是失望、失望再失望。现代人最需要的是希望,基督教的信仰可以给人希望——希望有医治的能力。在韦氏大辞典里"希望"的解释是信靠和信任的意思。

李牧师说:"然而,希望什麽盼望什麽?基督徒在主耶稣基督中有盼望!"人有问题不能解决,我们要打开心门让神进入生命。

李牧师呼召邀请未信的人上台前时,衆多人走上台前,决志信主。


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正在推行的"信仰分享"运动,布道会的成立和举办联合布道会正是配合此运动,鼓励会友向人分享信仰,邀请亲友到教会,推动教会的布道的气氛。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