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同性戀浪潮講座會」為大馬基督徒撥開迷霧

對比以往社會視同性戀為禁忌,經過媒體的渲染下,如今人人皆掛在口邊,彷彿不接受同性戀即屬落伍。在面臨同性戀浪潮的沖擊之下,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同性戀?吉隆坡福建堂適時回應此課題,於上週六舉辦《回應同性戀浪潮講座會》,邀請黃多加牧師從後現代神學思潮來看同志解經、陳再明傳道談論同性戀的危機與契機、黃文光律師從法理學角度來看同性戀。

黃多加牧師表示,西方神學受到西方文學的影響,在解釋聖經方面以作者中心來到讀者中心,簡單來説,就是我們讀者認為怎樣才是重要的。因此,在這種後現代思潮的產生下,以此來解釋聖經就出現了所謂的同志神學和同志教會。在DEREK BAILEY、ROBERT WOOD等,加上耶魯大學教授發表的《基督教的容忍和同性戀》等著作,為同性戀開了一條路。

「它以人文學科、社會、哲學等方法論,配合讀者的感受來贊成同性戀的行為。其實,背後的目的是為了爭取同性戀的合法性地位。」黃文光律師説。

黃牧師一針見血的指出,後現代特徵即是接受不同的意見,缺乏絕對的真理,本質上而言就是懷疑主義。這些同志神學背後就是後現代主義,否定聖經的絕對性,顛覆上帝造人的目的,意圖顛覆社會爭取同志合法地位。

在談及同志教會,她反問「教會為何要接受和傳統教會相反教導、奉淫亂的教會?」。被選召出來代表教會的羣體,是聖潔的國度,有側問「試問沉浸在淫亂中的人如何扮演神的神聖教會?」

她提出「窄門的挑戰」,教會存在後現代文化中,是否跟隨著這個文化,還是勇於不同,分別為聖?

陳再明傳道:華人文化的變遷,醖釀接受同性戀的環境

陳傳道清楚指出,同性戀的產生,直接對以往堅持的傳統婚姻觀產生挑戰。事實上,華人文化的改變使社會越來越接受同性戀。

華人文化的儒家思想中,談及家庭中夫妻在角色上的分別,既男主內,女主外的情況,在現今的社會中逐漸瓦解。此外,儒家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認為血脈相傳的重要性已不再被看重。過去若結婚無法擁有孩子,受到很大 的譴責,現在認為沒有孩子也沒關系的觀念,為「同性婚姻」開了一條路,即使同性結合,無法繁衍後代也無關係。

以往,陰陽互補與儒學結合,產生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遭到唾棄。現今講究男女平權,不再提陰陽,進而不重視男女互補的孕峞A即使男與男,女與女也無所謂。加上媒體如華文報章的報道趨向,影響人們接納同性戀者的性取向。

然而,同性戀的沖擊也可視為是契機。陳傳道認為,基督教神學可以幫助華文文化建立穩固的婚姻基礎。他指出只是將「婚姻」置放在教牧學和輔導範圍,致使其無缺乏穩扎的神學基礎。

他説:「這是教會在過去兩千年的缺失。神學家奧古斯汀在兩性觀唸的消極、當時教會獨身主義高漲等情況,婚姻的教導受到忽略,以致『婚姻神學』沒有在系統神學中發展。」

「兩性的基礎要從創造來看。男女受同樣神的形象被造,卻是不一樣的。瞭解兩性的差異,才能談兩性婚姻的重要。」他補充。他提出當務之急是建立「婚姻神學」,以面對除了酷兒神學以外的種種沖擊。長遠而言,這才是治本的方法,而非出現沖擊後才急於應對。

他又指出:「任何異端的興起,其實就是因為神學的缺失之下產生,可視為是彌補不足的契機。」

張文光律師:婚姻的善不在於性傾向

張律師談論婚姻時表示:「婚姻的善是二人成為一體,這不是性傾向的問題,而是性行為。婚姻與性是分不開的,而性是為了完成婚姻的善,只有男女之間的結合才能成就婚姻。加上所謂的婚姻制度,即是能夠操作的婚姻,是向生育敞開的。」

同性之間的性行為,不是完成婚姻的善而有的性行為,本質上不是婚姻。因為所成就的是快感,而非結合。

從法律來看,婚姻涉及遺產繼承權、撫養權等一些問題。事實証明,健全的家庭才是撫育小孩最好的場所。如今在西方社會面對同性戀浪潮的沖擊,迫使父母們不得不站出來對政府施壓,保護下一代。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