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華人牧師— 梁發

2005 二月 24日, 星期四 6:02

梁發(1789~1855),原名恭發,俗名阿發,廣東省肇慶府高明縣三洲古勞村人,生於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家世務農,因貧寒遲至十一歲才入村塾讀書,十五歲時為家庭生計所迫而輟學,赴廣州謀生,初學製筆,不久又改刻書印刷業,四年後始學藝完成。學習期間,他不忘文學進修,他在刻書方面精湛的技藝和自修而來的通暢文筆,都成為他日後宣教事業的張本。

嘉慶十五年(1810年)即梁發廿一歲,受僱於廣州十三洋行附近的一家印刷所,認識了馬禮遜與米憐並參與了馬禮遜所譯《聖經》中使徒行傳的印刷工作。1811年至1813年,梁發又先後參加了馬禮遜所譯的《路加福音》和《新約》的付印工作。通過與馬禮遜的長期接觸以及《聖經》中有關基督教教義點點滴滴的滲透,使梁發逐步對基督教產生了興趣。1813年5月,經由馬禮遜的推薦,梁發受雇於英國公理會另一傳教士米憐,並隨米憐夫婦前往馬六甲。在馬六甲期間,梁發參加了《救世者言行真史記》一書的雕版,開始參加米憐的家庭聚會,米憐夫婦也有意識地引導梁發入教,"特別為他編寫了一本簡要的問答體小書,囑他逐條想過"。1816年11月3 日.梁發在馬六甲接受了米憐的洗禮,成為中國最早的基督教(新教)教徒之一。對此,他曾自述:「我自念我是一個大罪人,如不賴耶穌未w,上帝又焉能赦我?於是我遂決志為耶穌之門徒而求受洗矣。」

Like Us on Facebook

1819年他回到家鄉,編寫《救世錄撮要略解》,鼓動中國人崇信基督教。此書共37頁,附有經文、禱文,這是我國第一本用中文寫成的基督教佈道書籍,但未及發行,即被沒收銷毀,梁發也遭拘捕,刑訊拷打後被具保釋放。

1820年,梁發在本村的一間陋室中,以飯碗為禮盆,為其妻舉行洗禮,使她成為中國第三個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婦女。1823年,馬禮遜?程歸國,離別之際,決定由梁發接替其傳教事業,倫敦佈道會為其支付薪金,從此,梁發成為中國第一個華人職業傳教士。他相繼撰寫了《熟學聖理略論》、《真理問答淺解》、《真道尋源》、《靈魂篇》、《異端論》、《聖經日課初學便用》、《勸世良言》、《祈禱文贊神詩》等書,其中以1832年出版的《勸世良言》最為重要。《勸世良言》共有九卷,內容包括信仰教理、《聖經》註釋、護教文章等。梁發也在馬六甲出版一本被稱為中國集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月刊上發表了釵h文章。

梁發不但寫,不但印,還找機會送出。科舉時代,在省城舉行鄉試,三年一次,各府縣的秀才齊集考試,某次梁發雇請苦力數人,抬著這些布道冊到賈院前分發給二萬五千多名考生。來自花縣的秀才的洪秀全,就是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於廣州貢院前得著該本《勸世良言》,後來就受該書的影響而設「拜上帝會」,並建立了日後的太平天國。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梁發在香港、廣州等地宣教。1843年,因清政府追捕,梁發逃到新加坡、馬六甲,5年後又潛回廣州,建福音堂,繼續傳教。梁發前後傳教32年,到他晚年,仍然不辭辛勞在廣州各基督教醫院宣教。梁發於咸豐五年(1855年)四月十二日逝世,享年67歲。

梁發一生為向中國人傳基督的福音鞠躬盡瘁,他曾對英國聖公會來華宣教士四美牧師說:「外國的基督徒能夠這樣愛人類的靈魂,遠涉重洋,來向憎恨他們的華人宣傳福音,那末,我做了一個中國人,應更如何為祈求我國人的悔改起見而努力呢?」

梁發過世後葬於名叫鳳凰岡的祖墳中,後來基督教嶺南大學遷來鳳凰岡附近,始知梁發祖墳已在該校擴充時被收購。1920年,即梁發死後65周年,嶺南大學遂決定遷移梁發墳墓到該校禮拜堂之所在地,以記念這位中國基督教史上的偉人。

梁發家鄉亦建有梁發紀念堂,其事跡和文物今存福建省華僑歷史博物館。

Source:真理辯正中文網(Contending for the Faith)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