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基督徒作家施以諾最近在其部落格發文《寫作侍奉的三個迷思》,仔細解開「寫作事奉的成關鍵在於寫」、「只有牧師和傳道人從事寫作侍奉」以及「寫作侍奉難得遙不可及」三個錯誤觀念。
首先,施以諾將話題焦點對正,指出「寫作」無疑是一種事奉、是一種改變人類歷史的事奉。《聖經》從舊約中所羅門王所寫下的《箴言》、《雅歌》,以至新約中使徒保羅所寫的眾多書信,都屬於寫作事奉;清末來華宣教士李提摩太所留下的許多文字作品,也是寫作事奉。所有的這些寫作,都改變了人類歷史,造福了近代華人社會。
針對「寫作事奉的成關鍵在於寫?」第一個迷思,施以諾以《標竿人生》的作者華理克為例解釋了基督徒作家的成
並不在於「寫」,而是在於「文行一致」。無論是在上帝面前、讀者面前,他們不只會看一個基督徒作家怎樣「寫」,更會看一個基督徒作家怎樣「活」。只有一位擁有令人羨慕的生命的作家,他的文字才會有説服力;只有一個有説服力的生命才可以引起讀者巨大的生命迴響。
「祂在意一個基督徒作家的內心,勝過於在意他書的銷售量。」施以諾勉勵基督徒作家們在注重操練「寫」的同時,也要一輩子不斷學習怎樣「活」的課。
很多人的第二個迷思是「寫作事奉是牧師、傳道人的事」,施以諾對此回應,這只是一個先入為主的看法。他本人就是一個精神科的治療師,還有杏林子、張曉風、張文亮等許多被上帝重用的基督徒作家,都不是牧師或者傳道人,而且甚至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力和見證也遠超了牧者們。他指出,牧者的確有機會成為很好的寫作事奉者,但不是説「寫作事奉」就一定得是牧者的專利。
最後一個迷思「寫作侍奉難得遙不可及」, 很多人因為沒有信心可以寫出一本暢銷書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施以諾説,任何一種事奉,上帝所看重的絕不是「場子大小」,而是事奉者的「心」。即使是把小小的見證登上個人的部落格與人分享時;寫卡片或寫E-mail去安慰一個難過的人,去鼓勵一個灰心喪志的人時;即使是讀的只有對方一個人,但所「寫」的那篇部落格文、那張卡片、那封E-mail,就是「寫作事奉」了。簡單的寫作絕對也討上帝的喜悦,所以對平信徒而言,寫作事奉,絕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
最後,施以諾分享了自己從事寫作事奉的感受——寫作事奉是一種祝福滿滿的事奉,且跟其他的事奉、職份並不一定會造成衝突。他鼓勵平信徒也從寫部落格開始做寫作的事奉。
閲讀更多施以諾的文章,請進入諾言諾語——施以諾的部落格。
施以諾簡介
生長在台北市一個純樸的牧師家庭。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現專任教職於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並兼任於萬芳醫院精神科執業,亦用工作之餘攻讀管理學博士學位中。
施以諾大學三年級即出版第一本書《心靈小點心》(橄欖出版)。畢業後並著有《因為單純,所以傑出》、《氣質,是最好的名牌》、《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等多 本信仰生活暢銷書,發行於台灣、香港、北美、加拿大、中國大陸等國家。2007年新作《信心,是一把梯子》(主流出版)在上市第一週即登上台灣金石堂非文 學類全國週暢銷排行榜,廣受各界好評。 著書並曾榮獲「香港湯清文藝獎」、「行政院新聞局23屆優良課外讀物推介」、2007金石堂網路書店年度「金書獎」等國內、外殊榮,並曾獲選為中國大陸深 圳市公安局品德培訓課程書籍。是一位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智識的大學教師、作家、精神科治療師。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温偉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來每天與創造上帝同行
擁有豐富科學、哲學研究背景的72歲基督徒學者温偉耀博士回顧自己尋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時,將他對宗教的思考總結出五點,並向多倫多華人分享。
-
華人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三):AI自主意識 x 全球風險
上篇《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裡,《基督日報》記者與基督徒AI專家Moses談論了特別的課題——AI的屬靈維度。今次他與記者一起探討AI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為麼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國對超級AI的共同應對之策。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