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佩芬 (Serena Pay-Fen Wang)
記得幾年前,當我帶著還很幼小的孩子回台灣探望父母親時,政大的同學們還特別為我舉辦了一個同學會,當時就有一個跟我蠻要好的男同學問我,「佩芬,你為什麼還沒有離婚?」我知道這位同學不是故意糗我的,因為據我所知道的,我們班上絕大多數的女同學都離婚了。不知道你們周圍的朋友、同學是否也是在這樣的光景裡?
婚姻中的差異
很多現代人結婚的重點在「我可以從婚姻中得些什麼?」當我們選擇結婚,都對婚姻抱著一些期望,當期望變成失望的時候,就會產生不滿、憤恨,甚至苦毒。當那種愛的感覺消失了,或者,當自己已找到其他「更理想」的選擇,而且發現,這選擇會比維持現在的婚姻更對自己有利益,那麼選擇「分開」就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也许有些夫妻為了孩子的緣故, 算是忍了下來,熬了過來,婚姻雖然沒有破裂,但卻活在痛苦之中。另有一些的夫妻不願忍受那種的痛苦,就選擇了分居或是離婚。其實,如果你過去與另一半因意見上存有差異,生活中常有衝突,就認定你們之間的關係將永遠成為僵局,請你務必要打消這種危險的想法。也许,你所面臨的狀況意味著你們的關係需要調整。
談戀愛時,我們往往會被與我們性格相反的人所吸引,例如:活潑外向的會喜歡冷靜思考的人,動作敏捷的會欣賞慢條斯理型的,精打細算的人,往往會配上花錢大方的人。在戀愛中的人,總有一個錯覺,以為他所愛的人是完美的,我們兩人是如此的「速配;但是,當戀愛情緒的波浪平息後,夫妻回到了真實的世界,兩人之間的差異就顯示出來了。我們之中多少人會問:「我們為什麼會結婚?我們總是意見不合,我們的選擇肯定是錯誤的!」
Like Us on Facebook
婚姻中的「鯰魚效應」
據說喜歡吃沙丁魚的挪威人,最愛吃活的沙丁魚。但是漁民無法將每一隻沙丁魚保持著活的運到港口,常常在運送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 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了,大家才知道這個秘密。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流竄。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到處躲避,加速游動。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就可以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也许就像那些沙丁魚一樣,從大海到港口, 從出生到死亡,從搖籃到墳墓,像是一條不變的道路。一路只有吃、喝、拉、撒、睡,一生安安逸逸地渡過,以至於活得奄奄一息、毫無生氣,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極需要鯰魚相伴,才能「生氣十足」地到達終點。結了婚的夫妻來說,有時也會出現「鯰魚效應」的情形,但是思想起來還是滿有神的恩典的,因為兩個性格、思想、背景、專業……都不相同的人, 要一輩子在一起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需要極多的愛心、信心與耐心來處理彼此間的差異,在衝突中用愛的方式邁向和睦。
認識衝突
其實,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衝突,因為衝突最主要是來自差異,當雙方有不同的期望,而只有一方能滿足時,就會產生摩擦,當雙方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時,衝突自然就會產生,當再加上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有不同的意見、觀點、家庭背景、性別,個性,要朝夕相處當然會發生「鐵磨鐵」的現象。 更何況,我們都是罪人,我們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我們都以爲自己的看法是最客觀、最合情、最合理、最聰明的,因此,常堅持自己的意見。 而且,每個人都軟弱,我們會期望、會失望、會情緒化、會論斷、會懲罰別人。別人家的孩子我們不太擔心,但愛之深、責之切,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起衝突,而且常會用不正確的方式處理衝突。
解決衝突的關鍵
其實,邁向和睦的第一步在於自己願意省察,能夠看到自己的缺失,有能力向對方承認錯誤並道歉。也许對方的錯比較多,但若我們願意從心裏饒恕對方對我們的傷害,就可以看到關係的恢復。因此,解決人際衝突唯一且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神常允许衝突的產生,祂就有能力修復我們的衝突。正如父親送孩子東西,並不怕孩子弄壞,我們若願向祂求助,他就有能力修理!幫助在衝突困境中的我們。
處理衝突急救箱
1. 當衝突來時,請注意不要尊「我」為大、堅持「我」意思、把別人當作活祭、一切爲滿足「我」要。
2. 當衝突來時,請先想想自己有沒有錯(沒看見什麼),勇於認錯、承擔責任。
3. 當衝突來時,請記得「只要你願謙卑包容,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4. 當衝突來時,請不要重翻舊帳,這招絕對不管用了!
5. 當衝突來時,如果你錯了就承認;你對了就要閉嘴!
6. 不要在衝突未獲解決之前上床就寢。 記得「冰山下」的問題才是最嚴重的。
7. 當衝突來時,「決定你以後日子好過與否,就在你是否留著幾句話不講。」
8. 當衝突來時,先別發火,請先背誦/吟唱「愛之頌」(林前13:4-8)。很管用哦!
作者簡介
蔡佩芬現任「加拿大學園傳道會」中國網路事工主任,負責編輯出版新麗人網路雜誌,丈夫王大慶牧師在北加州灣區基督之家第一家牧會,育有三位兒女。請上網《新麗人》瀏覽更多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