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斌:Human Library 中的神學思考

2011 十一月 18日, 星期五 16:43

作者:何兆斌——《Breakazine》編輯

突破機構書誌Breakazine!與一代人公社合作,在11月12日於突破青年村,舉辦了全港首次 “Human Library”(真人圖書館)活動。真人圖書館的概念,源自丹麥的「停止暴力組織」(Stop the Violence)。一羣丹麥青年人,希望人們透過真誠的溝通,放下偏見,減少社會的暴力。他們於2000年7月一個大型音樂節 “Roskilde Festival”,首次舉辦真人圖書館,邀請了75位真人圖書,包括同性戀者、女權主義者、伊斯蘭信徒、殘障人士、流浪漢等,與音樂會參與者對談,並提出了「請別以貎取書」(“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等口號,鼓勵讀者直接面對自己的偏見,打破互相的標籤,看見背後的真人故事。

在11月12日香港舉行的真人圖書館,分上、下午兩個時段,每個時段約有25本真人圖書。上午時段的「書」,屬於被大眾稱為的「邊緣人士」,如戒毒者、少數族裔等;下午則是「小眾系列」,是一些在社會上有另類想法的人,如行為藝術家、自稱為社會滋事分子等。每本「書」在每節時段(約45分鐘),會與2-4位讀者對談。彼此在互相尊重的「圖書館規則」下對話。「圖書」有權不回答讀者的提問。

在籌備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幾位編輯一心希望改變人們愛標籤別人的氣氛。活動期間,有同事提到,真人圖書館會否就像天國的筵席?這一下提出,讓我再次思考路加福音14章,耶穌所說的筵席比喻:

Like Us on Facebook

“同席的有一人聽見這話,就對耶穌說:「在神國裏吃飯的有福了!」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摆設大筵席,請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眾人一口同音地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 (路14:15-24)

或许,有人以為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原不在被邀請人士之列,只是之前的人不願赴會,家主才勉強拉他們來。但在13節,耶穌早已指出「你摆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他們原本就是主人要邀請的客人!或部A是由於當時的傳統和禮儀,他們才不是主人首先邀請的對象。

在當時以色列的社會背景,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是社會的邊緣、被遺棄的人。耶穌表示,天國的筵席,原有他們的份兒。但經文叫人費解的一個地方是:為什麼有人要推辭赴席?

其中一個解釋,是他們不知道主人的筵席,原是邀請「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人(13節)。當知道要與這一眾社會邊緣人士共席,他們顧慮到身分和地位,就借故推辭了。

也可能,推辭的人不是這般只顧自己的利益的。他們卻覺得,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根本是不配坐席——筵席,不是為尊貴的客人而設的嗎?(第7節)。不去赴席?是因不屑與他們同席。

無論如何,家主動怒,是由於這批人臨時「甩底」。而這些人「甩底」,很可能是因不願與某些被邀的人同席。

耶穌這比喻的震撼之處,在於它一反很多人對進天國的聯想:或许,我們大都覺得,進天國要符合一般人(如普遍信徒、教會)列出的所謂「條件」。我並非想表示,恩典因此是廉價或隨手可拾的。但這裏的比喻,似乎在說着一件事:一個人不能進天國,很可能並非由於上主不讓我們進入。天國的大門為眾人而開。我們不在天國的筵席中,很可能是因我們自己不願意赴宴,與某些人共席。

背着對身分的顧慮;帶着標籤、徧見、不屑(如輕易就把人打做什麼什麼「派」、什麼什麼「後」背後的一幅不屑、自恃的態度),我們可能是自甘放棄赴宴的權利、錯過筵席的美好。

耶穌說完這比喻,就說到作門徒的代價,並提到「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或用在田裏,或堆在糞裏,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34節)鹽的作用,是要為整件食物防腐;基督徒在世的責任,是要叫世界預嚐 (anticipate)到天國的美好。我想,可以為真人圖書館這活動,下一個這樣的神學注腳:活動希望透過兩、三個人面對面、直接的對話,了解對方真實、有血肉的故事,從而嘗試實踐出天國中平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氛圍。

天國的終極實踐,不會在世間出現。我從不認為,我們得怎樣想方設法,把天國完全地落實踐於世間。而事實也是,去過真人圖書館,可能只會更加深我們的徧見——我們某些類別的「圖書」,對很多人來說(包括很多同事),都是非常具挑戰性的:有性工作者、變性人、雙性人、嫖客……有讀者表示,跟某些圖書對話後,不單止沒有對他們改觀,甚至是加強了他們原先對圖書的想法(徧見)。原因是對話的過程,讓他們更清楚雙方對一些事情的觀點,立足點根本就完全不同。不過,如此過程,卻也讓人認知不同的人,原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如此,營造對話的空間,就要是先讓雙方踏出第一步,彼此用心地聆聽各自的故事和感受。

活動當日,人們在草地上一小羣、一小羣地坐着對談——這,可會像天國筵席中「一圍圍」的情況嗎?我們所做的,都是非常微小的。這次真人圖書館,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盼望在上主的恩典下,一種相互對話、彼此尊重的氛圍能散播開去。

Human Library@HK網頁: http://humanlibraryhk.tumblr.com/

Human Library@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umanlibrary

【鳴謝《Breakazine》編輯何兆斌 投稿】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