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華府豐收華夏教會十週年慶典上,創辦人張伯笠牧師的昔日恩師蘇文隆牧師在證道中指出教會復興始於基督化家庭的建造,勸勉會眾依據聖經努力營建以基督為中心的家庭。
正道福音神學院教授蘇文隆牧師引經據典強調家庭的重要性。蘇牧師説,很多人以為教會是教育下一代的中心,但在他看來,家庭才是培育敬虔後裔、實踐信仰的基地。
蘇牧師以新約聖經中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為模範,講解了他們在家庭、職業和事奉三方面基督化的生活,供弟兄姊妹借鑒。
保羅書信提及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和他配搭一同建造教會,傳福音。在蘇牧師看來,基督教當年之所以能快速傳播和發展,這對夫妻不可沒。
一,家庭生活
聖經中有六處經文提到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的名字,其中四次出自保羅的問安,都是以妻名在前。或由於妻子在教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這對夫婦沒有因此分高低,而是夫唱婦隨、婦唱夫隨,各按其恩賜事奉神,非常融洽和睦。
另外,這對夫婦還熱心開放自己的家為教會聚會用(林前16:19),將家庭的主權交給神。
蘇牧師説,如果信徒的家裏有唱詩、禱告和讀經的聲音,是多麼蒙福的事情呢。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神而來的,自己不過是管家,所以要按著神的旨意管理和使用自己所有的一切。
他還建議會眾舉行家庭禮拜,建立家庭祭壇。比如家人每週一起唱詩、禱告、互相代禱;兒女回家或出門,為他們禱告、祝福,讓他們也知道家庭應以基督為中心。
二,職業生活
亞居拉和百基拉以織帳篷為業,並且把職業歸主為聖。在他們眼中,織帳篷是副業,正業則是遵行和傳播神的道。
蘇牧師見證他的父母從他小時候便教導他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蘇牧師年輕時,曾在社會上工作了幾年,職位不低,薪水也優厚。他下面還有七個弟弟妹妹,本應分擔弟弟妹妹們的學費。
但當他告訴父母自己要作傳道人時,母親鼓勵他説,「從小我就是教你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如果你確信這是神的呼召,那就去吧。」
奇妙的是,很多年後蘇牧師的兒女也來問他,「當年是怎麼決定要全職事奉的?」雖然蘇牧師像自己的母親當年一樣有不捨和家庭的考慮,但是依舊全然交託給神,相信神會供應。
現在蘇牧師的兒女也都放棄了在美國優厚的生活,到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宣教。
三,事奉生活
亞居拉和百基拉扶持並幫助主的僕人。保羅見證這對夫婦與保羅同工,並為真道將生命置之度外(羅16:3-5)。當保羅知道自己將被處死的時候,他給提摩太的最後一封書信中仍不忘提及亞居拉和百基拉(提後4:19),因為他們實在大大扶持了保羅的福音工作。
亞居拉和百基拉還幫助過一位有恩賜的傳道人亞波羅。亞波羅畢業於當時的三大神學院之一亞歷山大神學院,不僅懂聖經、口才又好。
而當亞居拉和百基拉聽出他的教導不夠全備後,便將神的道更準確地給他講解。後來亞波羅到其它地方的時候,他極有能力,用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
末了,蘇牧師寄語豐收華夏基督教會,盼望在慶祝20週年的時候,教會能孕育出一千個基督化的家庭,並成為千萬人的祝福。
相關新聞
豐收華夏教會迎十週年 張伯笠牧師謝主恩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温偉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來每天與創造上帝同行
擁有豐富科學、哲學研究背景的72歲基督徒學者温偉耀博士回顧自己尋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時,將他對宗教的思考總結出五點,並向多倫多華人分享。
-
華人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三):AI自主意識 x 全球風險
上篇《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裡,《基督日報》記者與基督徒AI專家Moses談論了特別的課題——AI的屬靈維度。今次他與記者一起探討AI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為麼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國對超級AI的共同應對之策。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