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褚襄烈牧師
加拿大真愛家庭協會會長
在過去,心理治療歷史一直是從「有問題」的人著手。當然,沒問題的人為什麼需要花錢看心理醫生,或找專家談話呢?也因此,人們總覺得有問題的人才會去找這方面的人。而專家們也一直忙於建立各種不同的理論與治療方法,來解決問題。西方循此軌跡發展出的婚姻治療有四、五十年歷史,然而,婚姻問題越來越大的結果,使得人們懷疑婚姻治療的效果究竟如何?
心理治療師或協談專家像什麼呢?他們像是在湖邊建治療辦公室的專家,坐在舒適明亮的辦公室裡,手拿咖啡,透過一塵不染的落地長窗,無奈望著外面溺在水中,打得難分難解、載沉載浮的夫婦,等著他們發現已經走頭無路,自願進入辦公室尋求幫助。這些夫婦多年來因著各樣問題與衝突,兩人的關係已經遍體鱗傷,在無解、絕望的黑暗中,日復一日的掙扎度日。
美國夫婦平均在六年後才尋求諮商,然而,一半的婚姻在七年內解體。難怪《時代雜誌》在1995年的一份特刊中指出,消費者報導批判婚姻治療效果差,婚姻治療師不具競爭力。這是外行人説的話。事出豈無因?想想看,經過多年肆無忌憚的橫衝直撞,哪個技師能修復從未保養、即將報廢的車呢?
婚姻與家庭教育不同於婚姻治療。婚姻治療理念是指那些婚姻有問題的人才需要幫忙,它雖具療效與教育能,但卻是被動的。他們不能在街上攔人、在湖中拉人,也不能敲他們的門説:「你們有問題,來我這治療!」他們首要的工作就是,等、等、等。
但是,婚姻與家庭教育不一樣,它的理念基於生命是個不斷成長與改變的過程,人們需要不斷學習才得以適應並健康生存。因此,婚姻與家庭教育採取預防式的主動、積極態度,介入人們的生活。它鼓勵在兩人關係好時,甚至在開始一個關係前,就要先學習做健康的自己、認識人,學習、和經營關係。當困難來時,就知道如何處理,而不是靜待婚姻瓦解。
如今,很多治療師已放棄被動、冗長、效微的治療方式。他們主動走到上游,去尋找、幫助、教導夫妻認識彼此、學習有效的溝通、裝備他們處理衝突技巧,避免危機,遠離危險的岸邊,不要掉入湖裡。延伸閲讀:http://blog.sina.com.cn/u/2589841064. smartmariages.com。
研究指出,祖父母若離婚,他們孩子的離婚率增加10%,到孫字輩時更增為65-75%,這是心理上的「離婚基因」。扭轉這機率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加強婚姻與家庭預防教育,達到一代受教,拯救三代效。
人的一生在學業和專長上多在不斷受教,唯獨少涉獵於認識兩性差異和人際關係上。婚姻與家庭比工作更容易失敗原因之一是,人們少投資在兩性關係上。箴言 24:3-4説,家庭建立在智慧和了解的基礎上。有知識的家庭,屋中必充滿貴重的寶物。創世記 1:28提到,神交給人管理世界的任務。管理需要以知識分析問題,並加以經營。婚姻與家庭有最複雜的人際關係,並且,由於生活中百分之七十的問題永遠無解,這造成婚姻關係傾向自然瓦解。因此,人若不用心學習兩性知識與投資經營,是不難預後的。
作者簡介:
褚襄烈牧師具神學學士,婚姻與家庭諮商/基督教教育碩士。台、美、加九年牧會經驗。他所開發的「相識與愛的禮讚」-婚姻與家庭教育課程是以聖經為本,研究神如何透過生理差異造男造女,使之相配。課程採用最新的生、心理/社會研究,及各樣統計資料,並輔以諮商技巧,以尋求兩性相融之道。歡迎進一步聯絡。Familykeepers.ca@gmail.com
-
韓國年輕世代對婚姻生育話題感負面 感「幸福」僅9.3%
在本週發佈的一項研究顯示,韓國年輕一代越來越將「婚姻」和「生育」與「恐懼」、「焦慮」等掛鈎,只有9.3%表達幸福。
-
別迷信「同居」能測試關係!研究證實離婚率更高
近年來,婚前同居逐漸成為不少社會上的普遍現象,許多人認為這是測試雙方是否適合婚姻的「必要階段」。然而,美國「家庭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 IFS)一項研究可能會衝擊對許多人對同居的美好想像。
-
調查﹕只有11%美國人相信「三位一體」教義
一項最新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美國基督徒拒絕接受基督教最基本的「三位一體」的教義,引發美國人正逐漸脱離「上帝的真理與生命法則」的影響的擔憂。
-
緬甸地震 敞開的門、施達基金發佈緊急代禱消息
緬甸上週五(28日)中午接連發生兩次強震,首輪為黎克特製7.7級,震央位於緬甸西北實皆省首府實皆市附近,地震波及鄰近多國。在緬甸至少1600人死亡,預期遇難人數將增加,多處建築與橋樑坍塌,多間國際人道組織呼籲為受地震影響的民眾祈禱。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