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是教會年曆裡的「四旬節期」最後一週,也稱為「聖週」或「受難週」。
在教會年曆裡,復活節前的四十天加上六個主日就是所謂的「四旬節」節期,由星期三的「撒灰節」(Ash Wednesday)開始(灰象徵著罪)。這四十天象徵著耶穌在曠野受試驗、隨後的受洗以及傳道事工的開展。
在四旬節期的最後一個星期,也就是受難週,則包含了一連串教會曆上重要的節日。首先是「棕櫚主日」(Palm Sunday),紀念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受到民眾夾道歡呼,這是一個希望的日子;然後是「聖星期四」(Maundy Thursday),又稱為濯足日,紀念耶穌設立聖餐,並為門徒洗腳,這是一個親密分享的日子;接著是星期五的「受難日」(Good Friday),紀念耶穌被釘十架、受難受死,是死亡與隔絕的時期;最後就是基督教節慶中最偉大的一個節慶「復活節」(Easter),因著耶穌基督勝過死亡、罪惡,世界因而得以改變更新,是新生與勝利的日子。我們每個主日聚集一起崇拜,也是因為每個星期日都好像是一個小復活節。復活節帶給我們盼望,相信神照著自己的計畫,會將所有的事情都更新,包括我們的生命。
然而,在復活節到來之前的「四旬節」(Lent),是一個試驗考驗的時期。
在人生中或是信仰上的每一場旅程、每一種經歷,都充滿了許多困難、考驗、試煉。這些試煉的目的是考驗我們、堅固我們、強化我們的身、心、靈,而基督徒也應該積極鍛鍊自己,讓自己在身、心、靈各方面都更強壯有力,好應對各樣的試煉,增強自己的信心指數與能力。而在四旬節期間,世界各地基督徒最常進行的操練,就是禁食、禱告、與施捨。
Like Us on Facebook
為什麼要禁食?
簡單來說,禁食的目的是為了能有段時間專注地禱告,並且學習將重心單單放在神身上。食物在現代人的生活裡占了很大一部分,不只是為了生存而進食,享受美食已經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在部落格或臉書、新聞、報紙上的訊息,最常出現的也是哪裡有甚麼美食之類,好像不享受美食,就等於不會過生活、不夠時尚。我自己也常常落入這樣的思維之中。
食物真的這麼重要嗎?留學時的經驗讓我體驗到,食物有時是我用來建立自己安全感與成就感的藉口;身處異地,因為語言、能力的不足而受到挫敗的心,在做菜時得到了一種滿足感與成就感。有時我們對食物的依賴,是因為自己的生活缺乏目標與意義,所以只能藉由追逐美食,來彰顯自己的存在。更有的時候,對食物的依賴源自於物質上的不安全感,我自己就是這樣。當家裡的食物快吃完時,我常常會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慌,非得去囤積一些食物不可。留學時自己住在單人公寓裡,大冰箱、廚房裡卻塞了滿滿可以餵飽一大家子人的東西,就算一個月不出門都不會餓死,被朋友嘲笑到不行。我自己知道,我對神的信心不夠;光有神還不行,我的安全感建立在物質上,我很怕餓肚子。我體會不到「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的話」的真意。在這個時候,我的確需要學習禁食,因為禁食讓我能學習確實而完全地倚靠上帝,在祂裡面找到食物以外的養分,將安全感建立在神身上、而不是在物質上。
禁食還可以讓我們體會到飢餓的感受。我們生活在富裕的地方,有吃不完的東西,最大的議題是如何減重。可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卻有很多人死於飢餓與營養不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2012年的統計,在全球70億人口中,飢餓人口高達8.7億人,每六秒鐘就有一個孩子死於營養不良。禁食使我們體會到飢餓的感受,幫助我們更意識到這個不公義的全球社會經濟結構,讓我們學習用神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感受他人的痛苦,並進一步能學習付出與分享。如何禁食?
禁食的主要精神是藉由自願性地禁絕某種東西,來向神表明我們的愛,以及想更親近祂的心。禁食有很多形式,第一種是完全的禁食,不吃食物、也不喝水與其他流質。第二種是完全禁吃食物,但可以喝水與流質。第三種是選擇性的禁食,不吃某種特定的食物,以聖經裡的但以理為代表;但以理正常進食,但不吃上品美味的食物。如何禁食是個人在神面前的選擇,沒有一定的標準,只要作得甘心樂意,相信神一定會悅納。
從但以理式的禁食法裡,又延伸出很多不同形式的「禁食」。例如有些人很喜歡吃肉,那就在某段時間裡不吃肉;有些人非喝咖啡不可,那就在某段時間禁喝咖啡;有些人沒有甜點活不下去,那就禁食甜點一段時間。繼續延伸下去,如果是網路上癮者,也許就禁止自己上網;如果是連續劇狂熱分子像我自己,那就禁止看連續劇一陣子。這些多出來的時間,是用來專心禱告,不然,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除了禁食,還可以做甚麼?
除了這些有形的「禁食」之外,我們在受難週還可以做些甚麼來操練我們自己呢?
1. 禁止憤怒與仇恨:不要跟我說你沒這個問題。這個世界太不公平,讓我們很容易活在憤怒與仇恨之中。每天看新聞、報紙時看到不公義的社會制度就火大,在選舉的時候兩造之間彼此攻擊、自己也跟著義憤填膺,甚至有人一開車上路就變成火爆脾氣...每天對世界、對生活感到憤怒的人很多,我們要操練克服自己內心的軟弱。
2. 禁止論斷他人:在論斷他人之前,先想想神怎麼饒恕我的錯誤與失敗。
3. 禁止沮喪的心:記得神的應許,祂對我們的生命有特別且完美的計劃。
4. 禁止抱怨:在即將要抱怨的時候,想想神在生活中賜下的種種美好與恩典。
5. 禁止惱怒和苦毒:記仇、無法饒恕常會傷害我們自己一輩子。在受難週這段時間裡,我們可以學習饒恕那些曾傷害過我們的人。
6. 禁止過多的消費:可以試著省下十分之一的日常消費,或是將禁食所省下的餐費節省下來,捐給需要的人或機構。這也是四旬節分享的意義。
從小在教會長大的我,以前在復活節時期常沒有特別的感受,總覺得只是又一個忙碌的教會節日。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為在復活節之前的四旬節期,從來沒有認真地好好禁食、悔改、認罪、禱告的緣故。因為自己沒有在這段時間再次認真地省察自己的罪,然後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真心悔改,也沒有付出相當的代價禁食禱告尋求神,難怪在復活節時,感受不到耶穌復活所帶來的新生命力量與勝利。所以到最後,復活節就只剩下找彩蛋、吃彩蛋的遊戲而已。
我們慶祝復活節,是因為上帝賜下的新生命、恩典、信心與盼望。耶穌死裡復活帶給我們這些相信祂的人一個新的機會;耶穌基督勝過死亡與罪惡的權勢,帶給我們脫離任何攻擊、罪惡、權勢的一條出路。可是如果自己不好好地省察自己,努力將自己的老我治死,又如何能感受到內在生命的改變與新生的喜悅?
好不好,在這個受難節期裡,我們一起來透過禁食、禱告、與分享,來更深地體會到基督復活的真正意義,讓我們的心意得以日日更新而變化,能活出一個帶有復活大能的生命。
本文轉載自作者梭娜所寫文章《如何度過受難週?》,閱讀原文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