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彼得書信的主題是「受苦」,信徒在世是客旅寄居者,並將受苦作為一種「心志」,但忍受苦難會令人感到煩厭懷疑自己是否一個失敗者。基督教專欄作者許立中在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證道指,信徒的生命裡沒有基督,生活就如在異鄉。
基督受苦為引導人到上帝面前
許立中指,當人面對受苦常出現一種反應,如果在事情發生前早有預備,就會走少一些冤枉路。但彼得前書的作者卻指出「如果沒有在肉身吃苦,所謂離罪成聖只是紙上談兵。」
但基督徒是否要不停想像基督受苦的景象,以加深自己受苦的心志?許立中表示,「基督受苦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殘酷性。」按彼得前書 3章18節指:「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上帝面前。按著肉體說,祂被治死;按著靈性說,祂復活了。」因此基督受苦的意義在於「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上帝面前」。
Like Us on Facebook
「因信稱義」新析 信徒無需惶恐過日
許立中進一步指出,基督受苦是基督教重要的教義:「因信稱義」,這跟基督徒能否「從今以後,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上帝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是息息相關的。
他指,這牽涉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的「交換理論」,即是基督將他的「義」賜予相信他的人,而信徒的「罪」就轉移到耶穌基督身上。因此重新解讀「因信稱義」我們可以真正肯定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基督的受苦,顯示生存可以有的勇氣,正如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 ( 約翰福音 5:17)。
沒有基督便過「異鄉人」生活
許立中表示,基督的受苦展示和證明一個人是可以堅持遵行天父的旨意,甚至去到一個死的地步。而基督復活,表明上帝認可一個這樣完全投靠祂的生命。「透過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我們知道自己不必為眼前的利害得失而折腰,亦無須為了要證明自己而惶惶不可終日。」
由此可知,基督徒在世上不再是「異鄉人」,正如卡繆(Albert Camus)名著《異鄉人》中的主角,肉身還是生活在這個世界,心靈卻好像飄浮在一個不屬自己的異域,不知自己到底是誰想做甚麼,感覺生命並不真實。同樣,基督徒生活在荒謬的世界卻有上帝的形象,其實都是精神、靈性上的異鄉人,這個世界並不能讓我們得到真正需要的;所以人就「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彼得前書4:3)壓抑和麻痺心靈的痛苦和空虛。
尋回生命重心 人生充滿可能
許立中指,然而《聖經》告訴我們透過宇宙創造主成為肉身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知道生命是確實並不是一場夢。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面對命運的不確定性,知道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生命的不確定,而在於我們根本不知道怎去面對充滿可能性的生命。」
不過,許立中認為「當我們的生命有一個重心,就可以面對自己的愚昧和缺失,知道每一個錯誤的選擇,背後都有一個新的可能,這是一個跟我們實際生命息息相關的真正福音。」
許立中提醒信徒:「基督既在肉身受苦,我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我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上帝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