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修教理促廢死刑:嚴重罪行者也不該失尊嚴

教宗修教理促廢死刑:嚴重罪行者也不該失尊嚴
教宗修教理促廢死刑:嚴重罪行者也不該失尊嚴

教宗方濟各12月17日接見反死刑國際委員會代表團,明確表明反對死刑並按《天主教教理》新修訂條文指,以死刑作為懲罰只是舊時代的思維,死刑是違反福音信仰的。

教宗呼籲各國停止死刑

教宗對代表團強調,「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神聖的,人的尊嚴必須毫無例外地得到守護。」並指出,死刑的出現只是沿自歷史的做法,在過去的幾個世紀,某些國家視死刑為一種自然及合理的懲罰,訴諸非人性的懲罰方式,只是為了衞護人所訴諸的公義。這種手法只著重嚴守法規而非基督信仰內涵,將喪失人性和慈悲的法律價值予以神聖化。

但教宗指出這是「忽略了慈悲優先於正義的幅度」。

教宗並表示,根據《天主教教理》新修訂條文,應該「拒絕這種嚴重傷害人性尊嚴的刑罰,因為這刑罰違反《福音》,殺死一個在創造者眼中始終是神聖的生命,只有天主才是真正的審判者。」

因此他倡議,世界需要表現一種「不僅是嚴父也是慈母的正義」,在公民和政治裡嚴父與慈母的正義可以相互併行,從而建設出一個能表述到愛的美好世界。「況且愛社會和努力促進公益是一種愛德的卓越表現,不僅關係到人與人也涉及宏觀的關係,例如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

教宗並希望各國採取暫停死刑的措施,以期最終取締這種殘酷的懲罰,儘管尚存在複雜的政治進程。同時,他再次提醒各國領袖,停止法外處決、倉促或任意處決的行為。

《天主教教理》5月修訂:死刑侵犯人尊嚴

教宗方濟各今年5月接見教廷部信理部部長拉達裏亞樞機(Luis F. Ladaria)時批准《天主教教理》第2267號關於死刑的新文本,並於本年8月1日簽署文件。

文件指出,處死一個罪犯的生命作為對其罪行的處罰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殘害人的尊嚴。縱然犯了極嚴重罪行的人也不能讓他失去人格的尊嚴。

據拉達裏亞樞機解讀信函指,「《天主教教理》第2267 號的新文本表達出一種教義上真實可靠的發展,並不違背教會訓導之前的有關教導。」

他並指出,該份新文本「希望透過一種與政治當局相互尊重的對話,構成一種堅決果斷的推動力,以期促成一種能承認每個人生命尊嚴的思維邏輯,並能創造條件致使如今仍在實施死刑的司法體製得以廢除。」

經修訂後的《天主教教理》2267號指出:「長久以來,合法當局在完成了合法程式後便訴諸死刑,以為是對犯了嚴重罪行的人作出恰當的回應,即使方法極端卻使公益受到保護。但即使犯了極嚴重罪行的人也不該失去人性尊嚴。」

文件又指,「今天已經出現一種對國家刑罰意識的新理解,現今世界已經發展出更有效的監禁系統,以保障公民受到應有的保護,同時亦不能斷然拒絕給罪犯自新的機會。因此,教會依照《福音》的教導,表明『死刑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它殘害人的不可侵犯性和尊嚴』,同時決心致力於在全世界廢除死刑。」

  • 《功夫熊貓》– 不夠格的呼召

    《功夫熊貓》– 不夠格的呼召

    武俠世界裡充滿了“不夠格”的呼召。在西方老萊塢,中國風最濃的武俠IP,大概要屬《功夫熊貓》了。熊貓阿寶貪吃愛玩又搞笑,出道時在養父開的館子裡賣麵條,原本只是為了湊熱鬧看場比武擂台,卻沒想陰錯陽差,沒學過武功的他竟被烏龜大師欽點為“神龍大俠”,氣死蓋世五俠等一眾頂尖高手。烏龜大師説:那絕非意外(no accident),是上天(the universe)選了他。

  • 「每個校園都需要耶穌」——大學禱告日希望覆蓋全球2.5億學生

    今年的大學禱告日(Collegiate Day of Prayer)將於2月27日(星期四)舉行,主辦方希望動員全球基督徒為超過2.5億名大學生禱告。這項始於美國的禱告運動,如今正擴展至全球,旨在為世界各地的大學校園帶來屬靈復興。

  • 【全球領導力中文峯會】贏在拐點:卓越是在生命關鍵點逆境反勝!

    在上週六(2月8日)在Island ECC舉行的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上,數位本地講者分享了他們對領導力的深刻見解。其中一位致力於城市和職場轉化的講員以「贏在拐點」為主題,探討了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中,如何面對挑戰並在逆境中成長。

  •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Wikipedia)聯合創始人、哲學博士拉裡·桑格(Larry Sanger)上週(2月5日)在個人博客上透露,他已經成為基督徒——並且附帶一篇長達40頁的見證「論文」,講述了他從懷疑主義走向基督信仰的旅程。

  •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2月8日在香港舉行 ,其中播放了「輪椅上的畫家」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經歷的錄像,強調讓神的剛強代替她的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