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欺凌者社交障礙 角色扮演回正軌

2019 二月 5日, 星期二 13:35

欺凌者接受心理輔望能重回生活正軌。(圖:FreeImage)
欺凌者接受心理輔望能重回生活正軌。(圖:FreeImage)

近日香港有中學多次發生校園欺凌而校方未及阻止,校園欺凌再度引起社會關注。有社工及學者分析欺凌的成因及如何疏導欺凌者的情緒,以致欺凌者受刑罰之餘,重回生活正軌。

每個月最少受不同形式欺凌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5年進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全球54萬名來自72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學生參與,調查顯示,香港學生遭欺凌比率最高,32%遭欺凌的港生中,1個月最少遭受至少數次不同形式欺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圓融綜合服務中心社工高保健指,欺凌者的成因在於學生有學習障礙、不善社交,情緒表達不宜、缺乏師長父母關懷,以欺凌同儕來表現自己和發洩不滿。

網絡欺凌 傷害等同現實

欺凌亦包括在網絡世界。香港雖然沒有專門處理或規管網絡欺凌的法例,但只要欺凌行為涉及刑事罪行,就會受相關法例規管。對於受欺凌的一群,就算循法律途徑控告霸凌的人,但要經過漫長的法律訴訟、出庭作證再次掀起痛苦經歷,造成二次創傷,更甚至未必成功將對方繩之以法,被欺凌的人會感到求助無門,更會因逃避而演變成抑鬱。

Like Us on Facebook

因此,父母對子女的關注起了關鍵作用,增強與子女的溝通與愛護,一旦子女遭受欺凌,也可以及早發現,或防患未然,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交友之道等;另方面亦教導子女從不同角度欣賞別人,增強他們的同理心,有助防範他們做出欺凌弱小的行為,成為欺凌者。

兩類欺凌者性質有異

至於欺凌者行為的背後代表甚麼心態,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馮麗姝在《燭光網絡》分析,欺凌分「操控型攻擊者」及「反應型攻擊者」兩類型。

她指出,「操控型攻擊者」的家庭背景較富裕,自小被愛寵,個人主義高漲,對弱小缺乏同理心,因此常會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可能要承擔的後果。

「反應型攻擊者」本身不是屬於欺凌者,只是受到攻擊而自保,成為自衛復仇者,該類人在情緒上易於衝動、失控,情緒主導行為,與「操控型攻擊者」恰恰相反。

教化重回人生正軌

馮麗姝又指,該兩類型的攻擊者可透過教化讓他們重回正軌。

「操控型攻擊者」多數是聰明的,可以透過不同個案,令他們知道欺凌行為可帶來的後果及責任,並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讓他們從多角度了解受害者、攻擊者和受害者家人的感受,以及從公義角度去看事件是否合法。

從而讓他們學習群體的相處,學習彼此尊重及每人都有自己的權利等觀念。

至於「反應型攻擊者」多數是衝動派,所以避免進一步刺激他們,馮麗姝認為,需幫助他們拉闊眼光去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了解別人行為與當時環境的關係,多角度思考後,可以了解別人的行為或說話未必是有敵意。

最後,一旦發現網絡欺凌事件,切勿轉傳以免事情愈演愈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