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求存 治療師「情緒取向療法」盼港人生命創意義

2020 五月 12日, 星期二 16:25

情緒取向療法:感受和接納自己情緒。(圖:Getty Images)
情緒取向療法:感受和接納自己情緒。(圖:Getty Images)

在逆境和嚴峻疫情下,人的生活及情緒有受影響,受困的身心靈怎樣紓解?私人執業輔導員李韻華在中國神學研究院製作的心理教育輔導短片,建議在特別的時刻捕捉逆境帶給自己的機會,並提出簡易實行的方法。

重定家庭生活格式

李韻華表示,近日疫情關係港人留家時間多生活日程被打亂晚上難入睡,鼓勵大家從新訂定生活,每一個人都需要「家庭生活格式」即基本生活規律,例如早睡早起、在家工作如在公司有規律性、中午一小時午飯時間、放工享受家庭生活。

她引用著名改革宗神學家約翰·派博牧師(John Piper)著作《不要浪費你的癌症》(Don’t waste the cancer),他深信在任何情況神都祝福,患癌症的時候都抓著獨有機會思想神的話語,約翰·派博的經歷給今天的基督徒借鏡。

把握機遇善用時間

在家怎樣善用時間?李韻華建議,不要浪費逆境、把握現有的機遇,做回日常沒有時間做、很想做但沒有時間做、延遲未做的事情,例如執拾房間衣櫃、丟棄沒用的傢俬,跟小孩子玩遊戲、夫婦專心談心、做運動等。沒有機會出街食飯就學習烹飪、安靜禱告聆聽神的話語,將心中一直掙扎的說話和思想告訴神,「經濟不景考驗我們對神的信心,倚靠神改變自己的壞習慣。」

Like Us on Facebook

情緒取向療法:生命創新意義

怎樣處理失落的情緒?李韻華認為,接納和認同自己的感受。她引用情緒取向治療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始祖之一萊斯·格林伯格(Les Greenberg)的理論,高情緒智商是讓自己感受和接受情緒,再檢視面前的情況,然後尋找出路和新的意義,甚至在自己的生命裡創造新的意義。

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教授區祥江在視頻末段亦建議大家,正向面對逆境、把握時機,讓自己重新組織被打亂的生活。

中國神學研究院製作的「逆」後餘生心理教育輔導短片系列計有四個主題:不要「浪費」逆境、抗逆家庭、察覺生活、表達藝術治療,每主題兩輯合共八輯,每輯邀請中神輔導科校友及老師分享,播放日期由5月5日至28日(每星期逢二及四),影片上載於學院臉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