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新增不少華語堂會包括非傳統模式,柏祺城市轉化中心6月22日發佈研究,發現小型獨立教會去中心化,專注信徒靈命、培訓領袖進入社區與居民同住,在大時代產生新屬靈動力。
根據教會更新運動《2019香港教會普查》,2014至2019年五年間香港增加28間華語堂會,當中有全新型態。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2至3月進行一項名為「動盪中重思教會的本質」教會新型態質性研究,訪問11間非由宗派、堂會植堂成立的新教會。
研究發現,受訪的教會有三項共通點和特質:一、「重新反思教會的本質」,新型態教會沒有固定地點和聚會形式,著重聖經教導反思信仰核心、深化屬靈生命和轉化;二、「線上線下活動牧養」,該類教會在疫情之前已運作,以線上線下形式開小組,所以聚會不太受疫情影響;三、「刻意維持小型和簡化架構」,著重關係、簡化架構,服侍特定群體,例如未信者、職場人士、離堂信徒、年輕人。
Simplychurch:盟約教會五E策略
Like Us on Facebook
受訪教會之一Simplychurch成立於2021年,透過 Alpha course帶領未信的人,還有接待未能融入主流教會的職場基督徒。每天午餐或下班後都有不同的聚會,以及出隊關心職場以外的群體,牧養模式著重從維繫關係轉化為使命、將團契轉化為家庭、群體轉化為盟約,期望促成一間使徒的教會網絡推展教會運動。
創辦人周雪鳳稱,有盟約的教會並非一般組織,成員進入深遠彼此關顧的關係,當中有神,牧養職場弟兄姊妹及他們的家庭。至於教會的策略有五E:「Evangelize」宣講福音、「Equip」裝備聖徒、「Establish」建立群體、「Entrust」交託領袖、「Expand」神國擴展。
Aspire Church:共享空間服侍青年
Aspire Church源自基督教中華完備救恩會大埔堂,由幾位教會領袖創立,數年前開始邀請職場年輕未信者使用Alpha course和簡單查經,在輕鬆環境下傾談基督教信仰,人數逐漸增加,母堂支持下成立新教會,服侍職青和中學生,現時穩定聚會人數超過100人。
創辦人章可銘指出,疫情下弟兄姊妹透過線上聚會和聽道,教會由2018年至今三年間帶領50人信主、培訓超過30位教會領袖,鼓勵他們外展建立教會群體。
他提到服侍年青人的異象,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不少年青人情緒上出現問題、生命乾結,如同羊沒有牧人需要耶穌,因此開展青年共享空間Upper Room提供地方給學生溫習,作為聚會、建立關係、談信仰的地方。
Roundtable Church:培訓領袖分散各區與民同住
Roundtable Church原初牧養藝人前身叫LightClub,為了貼身培訓教會領袖建立群體使命,改名為 Roundtable Church。創辦人楊亦田紹Roundtable Church理念,源自撒母耳記下9章,大衛王尋回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接他到皇宮給他一個家,如兒子般看待還他尊貴的身份。
該教會且發展成使命群體,信徒領袖分散在香港不同區域,同住一座大廈一起過著敬拜生活、服事社區,例如排頭村服侍當中村民的家庭和子女,也在當中開辦啟發課程(Alpha course);另有信徒領袖進入深水埗區關顧破碎的家庭等。
總結:小教會 大時代 新動力
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陳敏斯總結該次研究,指出並非否定傳統堂會的重要,面對大部分信徒在堂會制度之外,相信「小教會」能夠發揮作用,為整個基督身體注入新動力。
她覺得,小教會仍然處於萌芽階段,香港過去兩年經歷社會巨變,小教會的模式仍有極大的空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