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2023」第二場研討會,自由傳道的葉晞諒分享用小型機動模式探訪無家者、與流散群體一同受苦。盧子鋒創辦的純白鎮以紙版遊戲聚集年輕人,互相聆聽心聲。李潔卿則分享青年全球網絡提供各種教育和培訓例如咖啡與生命事工,實踐行公義好憐憫。突破機構梁柏堅倡群體共學服侍遊走信仰的年青人。
根據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信徒身份認同趨向多重理解,新型信徒群體有別於體制教會,由下而上推動服侍,出現斜槓牧師自由傳道。在「牧養研討會2023」第二場講員來自傳統機構也有自由傳道,分享其事工的新態與生態。
自由傳道與流散群體一起
自由傳道葉晞諒分享,他的群體沒有傳統教會的執事會、會友制,用小型機動模式運作,每星期聚會自發探訪無家者,提供環境及離開堂會的受傷者,被社會破碎的年輕人一條出路,勉勵流散群體有肢體受苦一同受苦。
Like Us on Facebook
他表示重新思考:「甚麼可以捨棄後仍然是教會,甚麼捨棄後已不是教會;甚麼是敬拜?」並且找到很多年青人創作的詩歌,以及在不同群體教導詩篇、哀歌是怎樣的。
純白鎮與傳統教會信耶穌之別
在傳統教會事奉的盧子鋒創辦純白鎮,紙版遊戲俱樂部,主要服侍對像是年青人,他指純白鎮好像教會的活動室,也像是一個大草原。房間的設計都多些空間留白,年青人自由傾偈,聽到隔離枱的人的心聲,又可以互相回應,枱與枱之間的群組隨時互動交流。
然而,盧子峰遺憾讀聖經、祈禱會不是群體的公約數,極其量是音樂敬拜,不過在這空間就是一起成長,或許有一天年青人被趕出家門,這地方留給他們回來。活出來給年青人就是福音,這可能與傳統教會信耶穌得永生上天堂有別。
青年全球網絡:年青人述說他們的故事
曾在突破機構服侍會考零分學生的李潔卿,現為青年全球網絡高級培訓主任,該網絡亦為突破姊姝機構,旨在建立使命青年群體,匯聚、裝備及動員青年人與青年工作者成為具全球視野,實踐行公義、好憐憫、在當地發揮影響力。
該網絡透過教育及在職培訓,友師同行,讓年輕人得著全人培育,認識自我,同時具備專業回饋社會。「咖啡與生命事工」是其中項目,為未能在主流教育制度繼續升學的年輕人提供專業咖啡培訓和實習的機會,設有咖啡室、咖啡學校、烘焙工場。
青年全球網絡也服侍離開堂會的年青人,李潔卿說:「 他們來述說他們的故事,成為我們的故事;工場還接待宣教士體驗甚麼是營商宣教,也接待過度活躍的人,提供技能給他們出路。」有年輕人參加網絡的籃球事工,深刻感受原來人可以犯錯,犯錯不會被人粗口責罵。
李潔卿補充:「最大接待是最寶貴的,讓他們述說自己的故事」,每月一晚舉行青少年崇拜歡迎他們來,大家在混亂中尋回信仰,所以網絡最後都會講耶穌的。
被問到服侍者用甚麼來填補生命以致與年青人同行?李潔卿透露,一個人處理咖啡學校、籃球事工、宣教師培訓、共享空間等職務,曾導致胃炎。她說:「街坊入來聽他們的故事,見到人的生命成為我的耶穌,當我進入現場我見到耶穌。」另外,每星期一次同工會一起敬拜,感覺並非只有自己一人事奉。
突破機構:梁柏堅倡「群體共學」
根據《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2021》推算全港基督徒有80萬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2021年教會普查,穩定參與崇拜的基督徒接近29萬人。突破機構副總幹事梁柏堅回應,當中有大部分的信徒遊走於信仰,突破機構是將信仰用青少年處境演繹得清楚,尤其是社運之後重建彼此的信任。
梁柏堅自言:「大家無大無細的,青少年來到,他們的回應衝擊返突破同工。」這就是「群體共學」,形容為「教會與社會邊緣之間產生新種類」。
對於社運後的年青人,梁柏堅表示創傷不單是社會,年青人甚麼創傷都有,只要易子而教。他形容撕裂並非截肢,愛、聖靈、信仰好像蛋白質來填補,操練更大隻的身體,不過並非自己一個人做,他呼籲大家一齊做。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6月9日舉行「牧養研討會2023:站在破曉前的香港教會」,發佈《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2023》並舉行兩場研討會,邀請不同宗派領袖及機構負責人,分享其事工如何回應香港教會的「生態」及「新態」,地點: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上下午兩場聚會約300多人次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