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林健枝教授認為不應僅將恐龍化石與都市發展捆綁,應加強科學研究;蔡慕貞呼籲善用香港獨特的海岸線推動「區區有地質」;劉惠寧博士呼籲修復郊野公園;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促港府重視活生的物種,並非倚賴死的化石獲得驚喜。
Like Us on Facebook
香港經濟導向 自然環境換為金銀財寶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及資源管理系客座教授林健枝教授表示,將恐龍化石放置於文物探知館,未能好好利用此機會推廣生態保育 。他提出三點回應:首先,香港是一個經濟導向的城市,僅僅發展與恐龍相關的旅遊經濟,究竟該如何進行呢?其次,發展局希望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上,能夠在明年內至少在粉嶺北或洪水橋兩個地區推出一個招標項目,政府只將恐龍化石與都會發展捆綁在一起。最後,以科學的角度應對問題,不應將美麗的自然環境轉換為金銀財寶。
與此同時,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布的《2024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中,香港的排名上升至第七位。吸引人才的因素是需要良好的環境提供給專業人才居住。
香港地質多樣性 地貌岩石保育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蔡慕貞認為,透過此次發現的恐龍化石可以促進地質公園的發展。她指出,歐洲自1980年代以來,已經開始推動這方面的工作。她認為香港的地質多樣性不僅限於石頭,還包括各種水源、礦物和土壤的組成,這些組成共同構成了大自然的多樣性。
提到香港地質公園,它位於香港新界東部和東北部,擁有包括新界東北的沉積岩和西貢東部的火山岩成為「一地質公園,兩個2園區」,佔地5,000公頃。這次恐龍化石的發現無疑是對香港地質多樣性的一項重要補充。
香港地質公園的老石可以追溯至2億8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恐龍化石的出現可能將此歷史推前至4億年前。因此,無論是恐龍化石還是其他古生物化石,都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她質疑香港在古科學研究方面是否有充分利用恐龍化石,並建議政府應該全面進行相關的探索。
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兩棲爬行專家、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客席教授劉惠寧博士指出,當大家將焦點放在自然環境上時,不應將人類排除在外,因為千年前香港就已出現人類的足跡。隨著氣候變化變得異常,例如最近西班牙的洪水災害,同樣是由於過度砍伐樹木和開墾導致的。他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僅是走進山林,還需要對石質和生態有深刻的了解。
發現恐龍化石「生不如死」
前天文台台長、氣象專家、香港鄉郊基金主席林超英直言,恐龍並沒有真正消失,今天的鳥類實際上是恐龍的後代。他提到,恐龍的滅絕是自然界適者生存的原則使然。恐龍是溫血動物,能夠調節體溫以適應環境。在古代,地球覆蓋著茂密樹林,恐龍適應炎熱的氣候,不能適應的則會面臨滅絕,因此恐龍的滅絕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覆蓋整個物種的變化。
林超英不約而同地表示,這次恐龍化石的發現並未讓他感到興奮,政府應該如同教育市民氣候變化的問題,使公衆理解保育的重要性。他用「生不如死」形容這次的恐龍化石發現,認為恐龍不是消失了,而是以鳥類的形式持續存在。他質疑為何人們要依賴於化石的發現來獲得驚喜,反而應該重視活生生的物種存在。
他以瀕臨絕種的黑臉琵鷺為例,香港發起全球保護黑臉琵鷺,參與國家包括中、日、韓、東南亞,數量由最初的200隻增加至如今全球6000多隻。
政府、商界、市民共同保育城市
在分享會第二部分談到自然保育時,林健枝教授提到政府如何優化郊野公園,提升鄉村文化,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他將此次恐龍化石的發現形容為「雖死猶生」,強調應該善用這一機會讓過去的遺產「起死回生」。
從公共行政的角度,自然保育是一項大家都能共享的事務,因此政府和市民必須攜手合作。若政府不投入資源,商界則不會跟進,而市民對於保育的思維是否受到潛移默化的培育也值得考量。他引用習近平主席的話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善用香港獨特的海岸線 推動「區區有地質」
蔡慕貞則指出,自然保育應是全面性的,並不僅限於生態,也包括地質的活化。她強調,香港的地質三代同堂: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擁有十多種礦物質,以及山水地質景觀和土壤的組合。所謂的「地質」不僅代表區域感和歸屬感,還具備教育和科研的價值。
其實政府在地質活化方面已有相關工作,只是較少受到關注。蔡慕貞提到,可以將太平山及西高山納入地質研究,讓登山人士有更深入的了解,當政府大力推動「區區有旅遊」,大家都可以發起「區區有地質」。而香港有1%的變質岩石,如古洞、新田一帶,能夠加以發掘和保留,這正是「從死變生」的實踐。
蔡慕貞強調,香港在自然保育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政府在發展旅遊景點時應欣賞獨特的海岸線、六角柱石及香港最大的石墨礦等,這些都是香港的獨特自然資源,與澳門和新加坡的自然環境各有不同。
修復郊野公園改善空氣質素
劉惠寧認為,香港的郊野公園有著無限的擴展潛力,如果能夠做好修復工作,對地質的保留以及野鳥的回歸都會有所幫助。同時,增加樹木的植種既能改善空氣質素,也能防止山泥傾瀉的問題。
他建議政府在後海灣淡水交界處恢復魚塘,並種植紅樹,因為紅樹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比陸地樹木高出四倍。不過,他表示,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未能見到這些「自然保育」的計劃。
生態保育舒解年輕人精神
林超英回應「自然」一詞的定義,指這些是自我更新的過程,食物進入人體後也會被自然消耗,因此生與死是密不可分的。他強調生態保育並非一項蝕本的事業,正是降低社會成本的重要環節。他指出,即使是在香港這樣富裕的國家,年輕人的精神狀態仍需關注,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作為對於因建設機場第三條跑道而對海洋造成傷害的一種「補償」,政府當局計劃在機場北部水域設立「北大嶼海岸公園」,該公園三面環繞機場,面積約2,400公頃,將是香港第八個及面積最大的海岸公園。
不過,林超英指出,這依然無法完全補償濕地公園的損失,因為已經消失的部分將無法恢復,中華白海豚也難以再度回到該地區。再者,早期工程顧問的費用超過千萬,他建議可以先圈地,然後將保育工作交由非牟利機構來執行。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生態關懷事工11月6日在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舉辦「從恐龍化石看香港的自然保育」分享會,邀請地理、生態、環境和岩石的專家,分享恐龍化石與香港的自然保育的關係,探討香港自然保育的前路,王福義博士主持,約200人出席。